人间食粮(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代表作,给疲惫生活一点精神能量。附纪德生平事迹+珍贵照片+精美书签)(创美文库)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人间食粮(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代表作,给疲惫生活一点精神能量。附纪德生平事迹+珍贵照片+精美书签)(创美文库)精美图片

人间食粮(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代表作,给疲惫生活一点精神能量。附纪德生平事迹+珍贵照片+精美书签)(创美文库)电子书下载地址

》人间食粮(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代表作,给疲惫生活一点精神能量。附纪德生平事迹+珍贵照片+精美书签)(创美文库)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人间食粮(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代表作,给疲惫生活一点精神能量。附纪德生平事迹+珍贵照片+精美书签)(创美文库)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536099135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3-07
  • 页数:264
  • 价格:19.90
  • 纸张:纯质纸
  • 装帧:平装-胶订
  • 开本:32开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5-01-19 17:45:17

寄语:

一本追求快乐的宣言书,李玉民法文直译,经典全译本。万字后记全方位解读纪德,萨特、加缪等的精神导师。我生活在妙不可言的等待中


内容简介:

《人间食粮》是纪德的散文集。纪德游历北非和意大利之后,以路上的漫游为线索,以虚拟的女神为倾诉对象,抒发人生感怀,糅合传统的短诗、颂歌、旋曲等形式写成的一连串富有诗意的断想。纪德蔑视传统道德,提倡个人行为自由,尤其强调人对自然对人生的强烈感受,并以这种感受作为精神食粮。


书籍目录:

暂无相关目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作者介绍:

安德烈·纪德(André Gide,1869—1951),法国著名作家,1947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纪德广泛关注宗教、爱情、家庭、性、政治等各类问题,热烈歌吟解放与自由,是整个现代西方文学史、思想史上具有争议的人物之一。批评法国当局,抨击殖民制度,引发媒体论战,为罪犯争取生存环境。反对法西斯主义,谴责极权统治,主张打破一切禁锢人性的清规戒律。1947年,纪德以78岁高龄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其著述颇多,作品兼容并蓄,风格迥异,包括自然主义、象征主义、唯美主义、荒诞主义。

主要作品有《窄门》《背德者》《人间食粮》《田园交响曲》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原文赏析:

我这一生,始终不肯努力认识自己,也就是说,不肯探究自己。我总觉得,这种探究,更确切的说,这种探究的成功,势必给自身存在带来几分局限和贫乏;或者说,只有少许相当贫乏和局限的人,才能认识并了解自己;再确切点儿说,这种自我了解,会限制自己的存在和发展,因为,人一旦发现自己的样子,就想保持,总是处心积虑地像自己,还因为人最好不断地保持那种期望,保护一种永恒的、难以捉摸的变化。比起反复无常来,我更讨厌某种坚定不移的始终如一,更讨厌要忠实于本身的某种意识,以及害怕自相矛盾的心理。此外,我还认为,这种反复无常只是表面现象,其实正好应和某种深藏的连贯性。我同样认为,这方面和其他方面一样,我们总受语言的欺骗,因为言语强加给我们的逻辑,往往比生活实存的还要多,而我们身上最宝贵的,正是尚不确定的东西。


别人纷纷发表著作,或者工作钻研,而我却相反,漫游了三年,力图忘掉我所博闻强记的东西。这一退还学识的过程,既缓慢又艰难;不过,人们所灌输的全部知识,退还了对我更有裨益: 一种教育这才真正开始。

占有渴求之物一向是虚幻的,而每种渴求给我的充实,胜过那种虚幻的占有。

要行动,就不必考虑这行为是好是坏。要爱,就不必顾忌这爱是善是恶。

人生在世,纳塔纳埃尔,与其平平安安,不如大悲大恸。我不要休息,但求逝者的长眠,惟恐我在世之时,未能满足的欲望、未能耗散的精力,故世后又去折磨我。我希望在人世间,内心的期望能够尽情表达,真正的心满意足了,然后才完全绝望地死去。

忧伤无非是低落的热情。

关键是你的目光,而不是你目睹的事物。 你所认识的一切事物,不管多么分明,直到末世也终究与你泾渭分明,你又何必如此珍视呢?

百叶窗紧闭,天光从下面的缝隙透进来,在白色天棚上映现草坪的绿幽幽反光。这暮色的幽光,是惟一令我惬意的东西,就好比一个人久处黑暗笼罩的洞穴,乍一走到洞口,忽见叶丛间透射过来的水色天光,微微颤动,是那么柔和而迷人。

从这天起,我的生命每一瞬间都有新鲜感,都是一种难以描摹的馈赠。

你明白瞬间的存在具有何等力量吗?不是念念不忘死亡,就不能充分评价你这生活最短暂的瞬间。难道你还不明白,没有死亡这一昏惨幽暗的背景来衬托,每个瞬间漫说赫然显现,就是连令人赞叹的一下闪光也不可能吗?

在那里,我第一次观赏到云彩在碧空中消散的情景,不禁十分惊讶,心想云彩不可能在空中消逝,本以为会越积越厚,直到下起雨来。情况完全不同,但见云彩一片接一片消失,最后晴空万里。这是奇妙的死亡,消逝在虚空里。

我生活在妙不可言的等待中,等待随便哪种未来。我深知,就像疑问面对早已等在那里的答案一样,面对每种快乐而产生要享乐的渴望,总要先于真正的享乐。我的乐趣就在于每眼水泉都引我口渴;同样,在无水的沙漠里焦渴难忍的时候,我还是愿意受烈日...


佯装教育人我也厌烦了。我什么时候说过要你变成我的样子呢?正因为你不同于我。我才爱你,我i爱的仅仅是你身上与我不同的东西。教育——除了我本身,我还能教育谁呢?纳塔纳埃尔,要我如实相告吗?我不断反躬自省。我自诲不倦。我向来只根据我能做什么来评价自己。

……不要在这书中寻求满足。也不要以为别人能代你找到,这种念头正是你的奇耻大辱。假如我为你找来食品,你反而不饿了;假如我为你铺好床铺,你反而不困了。

抛掉我这本书吧,须知对待生活有千姿百态,这只是其中的一种。去寻求你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吧。

……凡是你感到自身独具、别处皆无的东西,才值得你眷恋。既要急切又要耐心地塑造你自己,把自己塑造成无法替代的人。


纳塔奈尔,你要效法那些手掣火炬为自己照路的人。


我年轻的时候,对自己的行为会产生的后果总是深思熟虑,结果弄得自己疲劳不堪。因此我确信,除非不再行动,才会不再犯罪。

于是我写道:“我的肉体能够得救,全靠我的灵魂不可救药的厌倦。”不过,这句话究竟表达了什么意思,我完全莫名其妙。


死亡就是在给别的生命让路,让天地万物不断地轮回更新;死亡为所有的生命限定了时间,决不让其超过应有的限度。当你的话语在世间回荡,那便是幸福的时刻。其他时候,就静静倾听吧。不过,只要开口说话,就不要再听其他人的声音。


其它内容:

编辑推荐

1.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代纪德表作品之一,纪德“起死回生”后的精神独白

2.这是一本寻求解脱的书。它给疲惫、忙碌的生活一点精神的力量

3.知名翻译家李玉民法语直译,未删节全译本,木心、刘亚仁、陈绮贞推荐

4.精心整理了纪德生平事迹 数张珍贵照片 一万字译后记 精美书签,全方位解读纪德

5.纪德被誉为“二十世纪的歌德”, 是二十世纪法国文坛上独特、重要、受赞颂的作家

6.他是萨特、加缪等文学家的精神导师,其思想影响了西方整整三代人

7.萨特评价道:“纪德为我们活过的一生,我们只要读他的作品便能重活一次。”

8.内外双封面设计,内文采用高品质纯质纸,版式疏朗,阅读舒适


书摘插图

纳塔纳埃尔,不必到别处寻觅,上帝无所不在。天地万物,无一不表明上帝的存在,但无一能揭示出来。

我们的目光一旦停留在一件事物上,就会立刻被那事物从上帝身边引开。

别人纷纷发表著作,或者钻研工作,而我却相反,漫游了三年,力图忘掉我所博闻强识的东西。这一退还学识的过程,既缓慢又艰难;不过,人们所灌输的全部知识,退还了对我更有裨益:一种教育这才真正开始。

你永远也无法明了,我们做了多大努力,才对生活发生了兴趣;而生活同任何事物一样,我们一旦感兴趣,就会忘乎所以。

我往往畅快地惩罚自己的肉体,只觉得体罚比错失更有快感:我沉醉其中,因不是单纯犯罪而得意扬扬。抛开优越感吧,那是思想的一大包袱。

我们总是举足不定,终生忧烦。如何对你讲呢?细想起来,任何选择都令人生畏,连自由也是可怕的,如果这种自由不再引导一种职责的话。这是在完全陌生的国度选择一条路,每人都会发现自己的路,请注意,只适用于自己;即使到最鲜为人知的非洲,找一条最荒僻的路径,也没有如此难以辨识。……有吸引我们的一片片绿荫,还有尚未枯竭的清泉幻景……不过,还是我们的欲望所至之处,才会有清泉流淌;因为,只有当我们走近时,那地方才成形存在,只有当我们行进时,景物才在周围逐渐展现;远在天边,我们一无所见,即使近在眼前,也仅仅是连续不断而变幻不定的表象。

如此严肃的话题,为什么用起比喻来了呢?我们都以为肯定能发现上帝,然而,唉!找见上帝之前,我们却不知道面向何方祈祷。后来,大家才终于想道:上帝无处不有,无所不在,哪里却又寻不到,于是就随意下跪了。

纳塔纳埃尔,你要仿效那些手擎火炬为自己照路的人。

你无论往哪儿走,也只能遇见上帝。——梅纳尔克常说:“上帝嘛,也就是在我们前边的东西。”

纳塔纳埃尔,你一路只管观赏,哪里也不要停留。你要明白,唯独上帝不是暂存的。

关键是你的目光,而不是你目睹的事物。

你所认识的一切事物,不管多么分明,直到末世也终究与你泾渭分明,你又何必如此珍视呢?

欲望有益,满足欲望同样有益,因为欲望从而倍增。实话对你讲吧,纳塔纳埃尔,占有渴求之物一向是虚幻的,而每种渴求给我的充实,胜过那种虚幻的占有。

纳塔纳埃尔,我的爱消耗在许多美妙的事物上;我不断为之燃烧,那些事物才光彩夺目。我乐此不疲,认为一切热衷都是爱的耗散,一种甜美的耗散。

我是异端中的异端,总为各种离经叛道、思想的深奥隐晦和抵牾分歧所吸引。一种思想,唯其与众不同,才引起我的兴趣。我甚至从自身排除同情心;所谓同情心,无非是承认一种通常的感情。

纳塔纳埃尔,绝不要同情心,应有爱心。

要行动,就不必考虑这行为是好是坏。要爱,就不必顾忌这爱是善是恶。

纳塔纳埃尔,我要教会你热情奔放。

人生在世,纳塔纳埃尔,与其平平安安,不如大悲大恸。我不要休息,但求逝者的长眠,唯恐我在世之时,未能满足的欲望、未能耗散的精力,故世后又去折磨我。我希望在人世间,内心的期望能够尽情表达,真正的心满意足了,然后才完全绝望地死去。

绝不要同情心,纳塔纳埃尔,应有爱心。你明白这不是一码事,对不对?唯恐失去爱,我才对忧伤、烦恼和痛苦抱有好感,否则的话,这些我很难容忍。各人的生活,让各人操心去吧。

(今天写不了,谷仓里有个机轮总在运转。昨天我看到了,正打油菜籽,只见糠秕乱飞,籽粒滚落在地。尘土呛得人透不过气来。一个女人在推磨,两个漂亮的小男孩,光着脚丫在收菜籽。

我潸然泪下,只因无话可说了。

我明白,一个人除此再也无话可说的时候,就不能提笔写东西。但我还是写了,并就这同一话题写下去。)

* * *

纳塔纳埃尔,我很想给你一种谁也没有给过你的快乐。这种快乐,我本人倒是拥有,但不知如何给你。我希望与你交谈比谁都更亲切。我希望在夜晚这样的时刻到你身边:你翻开又合上一本本书,要从每本书里寻求更多的启示,你还在期待,你的热情自觉难以撑持而要转化为忧伤。我只为你写作,只为这种时刻写作。我希望写出这样一本书:你从中看不到任何思想、任何个人激情,只以为看到你本人热情的喷射。我希望接近你,希望你爱我。

忧伤无非是低落的热情。

每个生灵都能赤身裸体,每种激情都能丰满充实。

我的种种激情像宗教一般敞开。你能理解这一点吧:任何感觉都是一种无限的存在。

纳塔纳埃尔,我要教会你热情奔放。

我们的行为依附我们,犹如磷光依附磷。这些行为固然消耗我们,但是也化为我们的光彩。

我们的灵魂,如果说还有点价值,那也是因为比别的灵魂燃烧得更炽烈。

我见过你哟,沐浴在晨曦中的广袤田野;我在你的清波里沐浴过哟,蓝色的湖泊;清风的每一次爱抚,都令我喜笑颜开。纳塔纳埃尔,这就是我不厌其烦要向你絮叨的。纳塔纳埃尔,我要教会你热情奔放。

假如我知道更美的事物,那也正是我对你讲过的——当然要讲这些,而不是别的事物。

你没有教我明智,梅纳尔克。不要明智,要爱。

纳塔纳埃尔,我对梅纳尔克的感情超出了友谊,接近于爱情。我对他爱如兄弟。

梅纳尔克是个危险人物,你可要当心;他那个人哪,智者们纷纷谴责,孩子们却无一惧怕。他教孩子们不要再仅仅爱自己的家,还逐渐引导他们脱离家庭,让他们的心渴望酸涩的野果,渴求奇异的爱情。啊!梅纳尔克,我本想还同你走别的路,一起漫游。可是你憎恶怯懦,力图教我离开你。

每人身上都有各种特殊的潜力。假如过去不是往现时投射一段历史,那么现时就会充满所有未来。然而可惜的是,独一的过去只能标示独一的未来,它将未来投射到我们面前,好似投射在空间一个无限的点。

永远不做无法理解的事情,方是万全之策。理解,就是感到自己胜任愉快。尽可能肩负起人道的责任,这才是良言正理。

生活的不同形式,我看对你们全是好的。(此刻我对你说的,也是梅纳尔克对我讲的话。)

凡是七情六欲和道德败坏的事,但愿我都体验过,至少大力提倡过。我的全身心曾投向所有信仰,有些夜晚我狂热极了,甚至信仰起自己的灵魂来,真觉得它要脱离我的躯体。——这也是梅纳尔克对我讲的。

我们的生活展现在面前,犹如满满一杯冰水,这只着附水汽的杯子,一个发高烧的病人双手捧着,想喝下去,便一饮而尽,他明明知道应当缓一缓,但就是不能将这一杯甘美的水从唇边移开:这水好清凉啊,而高烧又令他焦渴难耐。

啊!我多么畅快地呼吸夜晚寒冷的空气!啊!窗棂啊!月光穿过迷雾流泻进来,淡淡的恍若泉水——仿佛可以畅饮。

啊!窗棂啊!多少次我贴在你的玻璃上,冰一冰额头;多少次我跳下滚烫的床铺,跑到阳台上,眺望无垠静谧的苍穹,心中的欲火才渐渐烟消雾散。

往日的激情啊,你们致命地损耗了我的肉体。然而,崇拜上帝如果没有分神的时候,那么灵魂也会疲惫不堪!

我崇拜上帝,执迷到了骇人的程度,连我自己都觉得浑身不得劲。

“灵魂的虚幻幸福,你还要寻觅很久。”梅纳尔克对我说。

最初那段日子,心醉神迷而又狐疑——那还是遇见梅纳尔克之前——接着又是一个焦急等待的阶段,仿佛穿越一片沼泽地。我终日昏昏沉沉,睡多少觉也不见好。吃完饭我倒头就睡,睡醒了更觉得疲乏,精神迟钝麻木,真要化作木雕泥塑。

生命隐秘的活动,潜在的运行,未知物的萌生,艰难的分娩,昏睡,等待;同样,我像虫蛹,处于睡梦中,任由新生命在我体内成形。这新生命就将是我,同原来的我不相像了。光线仿佛要透过层层绿水和繁枝密叶,才照到我身上,只觉得浑浑噩噩,麻木不仁,就像喝醉了酒,又像极度昏迷。“噢!”我哀求道,“但愿急性发作,大病一场,让我疼痛难忍吧!”我的脑海阴云密布,风雨交加,压抑得人透不过气来,万物只待闪电劈开气鼓鼓的乌黑天盖,让碧空露出来。

等待哟,还要持续多久?等待过后,我们又剩下什么赖以生存呢?“等待!等待什么啊!”我高声疾呼,“难道还有什么东西,不是我们自身的产物吗?我们自身的产物,难道还会有我们不了解的东西吗?”

阿贝尔出生,我订了婚,艾里克的去世,把我的生活打乱了,可是,我的麻木状态非但没有结束,反而日甚一日了,就好像这种麻木状态,恰恰是我的纷乱思绪和优柔寡断造成的。我真想化为草木,在湿润的土壤里长眠。有时我也暗自思忖:也许会苦极生乐;于是我就劳乏肉体,以求精神解脱。继而,我重又沉沉大睡,就好像热得发昏的婴儿,大白天让人安置在闹室里睡觉。

睡了许久,我才从悠远的梦中醒来,浑身是汗,心怦怦狂跳,头脑依然昏昏沉沉。百叶窗紧闭,天光从下面的缝隙透进来,在白色天棚上映现草坪的绿幽幽反光。这暮色的幽光,是唯一令我惬意的东西,就好比一个人久处黑暗笼罩的洞穴,乍一走到洞口,忽见叶丛间透射过来的水色天光,微微颤动,是那么柔和而迷人。

家中的各种响动隐约传来。我又渐渐恢复神志,用温水洗了洗脸,依然无情无绪,便下楼走到花园,坐在长椅上,无事可干,只等夜晚降临。我一直疲惫不堪,不想说话,不想听人说话,也不想写作。于是,我读到这样一段:

……他看见前方

道路渺无人迹,

海鸟舒展翅膀,

正在沐浴嬉戏……

我还得在此蛰居……

别人迫使我住在

森林的浓荫下,

橡树下,这地窟里。

冷森森这土屋,

让我住得好厌烦。

黑黝黝这山谷,

巍巍然这山峦,

凄凉哟这树篱,

披满了荆棘,

居所了无乐趣。

充实的生活有可能实现,但尚未如愿,不过,这种感觉有时隐约可见,去而复来,越来越萦绕心间。“啊!”我呼号,“干脆打开一个窗洞,让阳光涌入这永无休止的煎熬中!”

我的整个生命,似乎亟须焕然一新。我企盼第二个青春期。啊!我的双眼换上全新的视觉,洗去所蒙书籍的尘垢,恢复清亮,好似我所见的蓝天——今天下了几阵雨,碧空如洗。

我病倒了,我去旅行,遇见了梅纳尔克。我的身体康复是个奇迹,可谓再生。我再生为一个新人,来到这新的天地,来到这彻底更新的事物中。


媒体评论

致其内容广博且极具艺术质地的著作:在这些著作中,他以无所畏惧的对真理的热爱,并以敏锐的心理学洞察力,呈现了人性的种种问题与处境。      

 ——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词

纪德在世一天,法国便还有一种文学生活,一种思想交流的生活,一种始终坦率的争论……而他的死结束了那激励心智的时代。

——195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法国作家 莫里亚克

纪德复杂性在于他的一生都在“人”的问题与“神”的问题之间摇摆。他是绝对的个人主义者,只相信自身的感受,同时,他又相信,人是必须超越于自身的。他深知人性的弱点,又看到了人身上的神性。他在艺术、神话、古典中徜徉,同时又关注现实,面向未来。他的身体扎根于大地,头脑却一直在天空中,在太阳边上。 

 ——北京大学法语系主任、教授 董强


前言

译后记

法国二十世纪作家中,若问哪一个最活跃、最独特、最重要、最容易招惹是非,又最不容易捉摸,那恐怕就非安德烈·纪德莫属了。

有哪个作家活着的时候能够做到,让“右翼和左翼的正统者联合起来反对他”呢?又有哪个作家死的时候还能够做到,人们老大不乐意还得写悼念他的文章,将重重尴尬与怨恨编织成献给他的花圈呢?

同那些虚伪的、思想狭隘而令人作呕的悼念文章相反,萨特和加缪所写的纪念文章则显示出感情的真挚,认识深刻而评价中肯。

萨特在《纪德活着》一文中写道:“思想也有其地理:如同一个法国人不管前往何处,他在国外每走一步,不是接近就是远离法国,任何精神运作也使我们不是接近就是远离纪德……近三十年的法国思想,不管它愿意不愿意,也不管它另以马克思、黑格尔或克尔凯郭尔作为坐标,它也应该参照纪德来定位。”

加缪在《相遇安德烈·纪德》一文中则写道:“纪德对我来说,倒不如说是一位艺术家的典范,是一位守护者,是王者之子,他守护着一座花园的大门,而我愿意在这座花园里生活……向我们真正的老师献上这份温馨的敬意是理所当然的。对他的离去,一些人散布的那些无耻谰言,无损于他的一根毫发。当然,那些专事骂人的人至今对他的死仍狺狺不休;有些人对他享有的殊荣表现出酸溜溜的嫉妒,似乎这种殊荣只有不分青红皂白地滥施才算公正。”

两位大师从不同的立场与认识出发(尤其萨特能站在与纪德的分歧之上),不约而同地向纪德表示了敬意,这就从两个方面树立了榜样,表明不管赞成还是反对纪德,只有透彻地理解他,才有可能公正地评价他在法国文坛的地位和影响。

然而,漫说透彻,就是理解纪德又谈何容易。别的先不讲,拿诺贝尔文学奖评审委员会来说,就曾以不同的态度对待罗曼·罗兰和纪德,这正是基于对纪德的深刻不理解。

罗曼·罗兰(1866—1944)和安德烈·纪德(1869—1951)生卒年代相近,都以等身的著作经历了二十世纪上半叶,算是齐名的作家。然而,罗曼·罗兰于一九一五年就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纪德还要等三十二年之后,到一九四七年,在七十八岁的高龄才获此殊荣,是因其“内容广博和艺术意味深长的作品——这些作品以对真理的大无畏的热爱,以敏锐的心理洞察力表现了人类的问题与处境”。

其实,纪德的重要作品,到了二十世纪一二十年代,绝大部分都已经发表,主要有:幻想小说《乌连之旅》(1893)、先锋派讽刺小说《帕吕德》(1895)、散文诗《人间食粮》(1897)、小说《背德者》(1902)、日记体小说《窄门》(1909)、傻剧《梵蒂冈的地窖》(1914)、日记体小说《田园交响曲》(1919)、小说《伪币制造者》(1926)、自传《如果种子不死》(1926)。此后,纪德虽然还发表了大量的戏剧作品、游记、日记和通信集,但是他的主要文学创作活动到一九二六年就告一段落了,人称“文坛王子”的地位已经确立,当然也就无愧于获奖的那段评语了。但是,诺贝尔奖的评委们还要花上二十多年的时间,才算弄懂了纪德。

的确,纪德的一生和他的作品所构成的世界,就是一座现代的迷宫。

通常所说的迷宫,如古希腊神话传说中的克里特岛迷宫,人进去就会迷路,困死在里面。忒修斯是个幸运者,他闯进迷宫,杀死了牛头怪弥洛陶斯,不过也多亏拉着阿里阿德涅的线团,才最终走出来。

然而,纪德的迷宫则不同,它不仅令人迷惑,还有一种不可思议的特点:一般人很难进入。他的每部作品,都是他这座迷宫的一道窄门;他的许多朋友、绝大部分读者,从这种窄门挤进去,仅仅看到一个小小的空间,只好带着同样的疑惑又退了出来。至于他的敌人,往往连窄门都闯不进去,只好站在门口大骂一通了。

事实上,在很长一段时间,无论为友为敌,还是普通读者,大都未能找见连通这些作品的暗道密室,未能一识纪德整座迷宫的真面目。克里特岛迷宫中有牛头怪,纪德迷宫中有什么呢?

纪德迷宫中,有的正是纪德本人。

换言之,纪德笔下的神话人物忒修斯进入的真正迷宫,正是纪德本人。

纪德生于巴黎,是独生子,父亲是法律学教授,为人平易随和,读书兴趣广泛,往儿子幼小的心灵播下了爱好文学的种子。母亲本家是鲁昂的名门望族,十分富有,安德烈·纪德一生衣食无忧,在库沃维尔有庄园,在巴黎有豪华的住宅,全是母亲留给他的遗产。纪德早年体弱多病,异常敏感好奇。不幸的是他十一岁时,性情快活、富有宽容和启迪精神的父亲过早辞世,只剩下凝重古板、生活简朴并崇尚道德的母亲,家庭教育失去平衡。母亲尽责尽职,对儿子严加管教,对他的行为、思想,乃至开销,看什么书,买什么布料,都要提出忠告。直到一八九五年母亲去世,纪德才摆脱这种束缚的阴影,实现他母亲一直反对的婚姻,同他表姐玛德莱娜结合,时年已二十六岁了。

纪德受到清教徒式的家庭教育,酿成了他的叛逆性格,后来他又接受尼采主义的影响,全面扬弃传统的道德观念,宣扬并追求前人不敢想的独立和自由。纪德自道:“我的青春一片黑暗,没有尝过大地的盐,也没有尝过大海的盐。”纪德没有尝到欢乐,青春就倏忽而逝,这是他摆脱家庭和传统的第一动因:“我憎恨家庭!那是封闭的窝,关闭的门户!”他过了青春期才真正焕发了青春,要拥抱一切抓得到的东西,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激情。在懂得珍惜的时候,能获得第二个青春,应是人生最大的幸福。尤为难能可贵的是,纪德身上久埋的青春激情,一直陪伴他走完一生。

被称为“不安的一代人的圣经”的《人间食粮》,正是作者这种青春激情的宣泄,是追求快乐的宣言书:

自然万物都在追求快乐。正是快乐促使草茎长高,芽苞抽叶,花蕾绽开。正是快乐安排花园和阳光接吻,邀请一切存活的事物举行婚礼,让休眠的幼虫变成蛹;再让蛾子逃出蛹壳的囚笼。正是在快乐的指引下,万物都向往最大的安逸,更自觉地趋向进步……

《人间食粮》充斥着一种原始的、本能的冲动,记录了本能追求快乐时那种冲动的原生状态;而这种原生状态的冲动,给人以原生的质感,具有粗糙、天真、鲜活自然的特性。恰恰是这些特点,得到了青年一代的认同。长篇小说《蒂博一家》的《美好的季节》一章中,有一个情节意味深长:主人公发现了《人间食粮》,说“这是一本你读的时候感到烫手的书”。纪德成为“那个时代青少年最喜爱的作家”(莫洛亚语),正是因为他的作品道出了青少年的心声。

莫洛亚还明确指出:“那么多青少年对《人间食粮》都狂热地崇拜,这种崇拜远远超过文学趣味。”青年加缪看了纪德的《浪子回家》,觉得尽善尽美,立即动手改编成剧本,由他执导的劳工剧团搬上舞台演出。的确,青少年在纪德的作品中,更多的是寻求文学趣味之外的东西,是纪德直接感受事物,直接感受生活的那种姿态。纪德甚至要修正一个著名的哲学命题“我思,故我在”,代之以“我感知,因此我存在”,将直接感受事物的人生姿态,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大多数人总是这样考虑:“我应当感受到什么?”而纪德时时在把握:“我感受到什么?”他的感官全那么灵敏,能突然同时集中到一个点,集中到一个事物上,将生命的意识完全化为接触外界的感觉,或者,将接触外界的感觉完全化为生命的意识。他将各种各样的感觉,听觉的、视觉的、嗅觉的、味觉的、触觉的,全都汇总起来,打成一个小包,如纪德所说:“这就是生命。”同样,纪德将感受事物的战栗,化为表达感受的战栗的语句,这就是用生命写出来的作品。读纪德的作品,最感亲切的,正是通过战栗的语句,触摸到人的生命战栗的快感。可以说纪德著作的主旋律,就是感觉之歌、快乐之歌、生命之歌。

纪德认为,在人生的路道上,最可靠的向导,就是他的欲望:“心系四方,无处不家,总受欲望的驱使,走向新的境地……”应当指出,早在童年和少年时期,纪德就特别迷恋《一千零一夜》和希腊神话故事,他虽然受母亲严加管教的束缚,但还是能经常与阿里巴巴、水手辛伯达为伴,与尤利西斯、普罗米修斯、忒修斯为伴,在想象中随同他们去冒险、去旅行,从而形成了他那不知疲倦的好奇心。进入第二个青春期,他那种好奇心就变成层出不穷的欲望。他同欲望结为终身伴侣。他一生摆脱或放弃了多少东西,包括家庭、友谊、爱情、信念、荣名、地位……独独摆脱不掉欲望。欲望拖着他到处流浪,将半生消耗在旅途上,尤其是北非,不知去过多少趟,甚至几度走到生命灭绝、唯有风和酷热猖獗的沙漠:

“黄沙漫漫的荒漠啊,我早就该狂热地爱你!但愿你最小的微粒在它微小的空间,也能映现宇宙的整体!微尘啊,你还记得什么是生命,生命又是从什么爱情中分离出来的?微尘也希望受到人的赞颂。”

而且,直到去世的前一个月,已是八十二岁高龄的纪德,还在安排去摩洛哥的旅行计划。可见,纪德同欲望既已融为一体,就永无宁日:一种欲望满足,又萌生新的欲望,“层出不穷地转生”。他在旅途上,首先寻找的不是客店,而是干渴和饥饿感,也不是奔向目的地,而是前往新的境界,要见识更美、更新奇的事物,寻求更大的快乐:“下一片绿洲更美”,永远是下一个。他的旅途同他的目的地之间,隔着他的整整一生。他随心所欲,要把读他的人带到哪里?读者要抵达他的理想,他的目的地,就必须跟随他走完一生。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6分

  • 人物塑造:6分

  • 主题深度:9分

  • 文字风格:6分

  • 语言运用:9分

  • 文笔流畅:8分

  • 思想传递:3分

  • 知识深度:3分

  • 知识广度:8分

  • 实用性:4分

  • 章节划分:8分

  • 结构布局:7分

  • 新颖与独特:5分

  • 情感共鸣:5分

  • 引人入胜:4分

  • 现实相关:6分

  • 沉浸感:3分

  • 事实准确性:4分

  • 文化贡献:9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8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8分

  • 网站更新速度:5分

  • 使用便利性:7分

  • 书籍清晰度:3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3分

  • 是否包含广告:3分

  • 加载速度:6分

  • 安全性:6分

  • 稳定性:3分

  • 搜索功能:5分

  • 下载便捷性:7分


下载点评

  • 无水印(485+)
  • 全格式(662+)
  • 引人入胜(616+)
  • 目录完整(484+)
  • 好评多(482+)
  • 快捷(83+)
  • mobi(133+)

下载评价

  • 网友 孙***美: ( 2025-01-13 11:27:58 )

    加油!支持一下!不错,好用。大家可以去试一下哦

  • 网友 寿***芳: ( 2025-01-04 04:21:02 )

    可以在线转化哦

  • 网友 郗***兰: ( 2025-01-14 22:56:50 )

    网站体验不错

  • 网友 宫***玉: ( 2025-01-06 12:31:55 )

    我说完了。

  • 网友 利***巧: ( 2025-01-11 09:11:51 )

    差评。这个是收费的

  • 网友 辛***玮: ( 2025-01-11 18:18:28 )

    页面不错 整体风格喜欢

  • 网友 汪***豪: ( 2025-01-03 00:55:57 )

    太棒了,我想要azw3的都有呀!!!

  • 网友 寇***音: ( 2025-01-06 18:43:26 )

    好,真的挺使用的!

  • 网友 田***珊: ( 2025-01-17 20:21:25 )

    可以就是有些书搜不到

  • 网友 马***偲: ( 2024-12-29 21:36:55 )

    好 很好 非常好 无比的好 史上最好的

  • 网友 方***旋: ( 2025-01-12 04:26:31 )

    真的很好,里面很多小说都能搜到,但就是收费的太多了

  • 网友 孙***夏: ( 2024-12-22 06:39:19 )

    中评,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 网友 晏***媛: ( 2025-01-04 08:03:25 )

    够人性化!

  • 网友 家***丝: ( 2024-12-20 02:07:08 )

    好6666666

  • 网友 步***青: ( 2025-01-19 12:11:05 )

    。。。。。好

  • 网友 宓***莉: ( 2025-01-17 14:38:51 )

    不仅速度快,而且内容无盗版痕迹。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