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端书斋 -近思录详注集评
本书资料更新时间:2025-01-19 17:58:06

近思录详注集评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近思录详注集评精美图片
》近思录详注集评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近思录详注集评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229157371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1-05
  • 页数:476
  • 价格:34.00
  • 纸张:胶版纸
  • 装帧:精装
  • 开本:32开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5-01-19 17:58:06

寄语:

欲读懂朱熹,必先看《近思录》; 欲读懂《传习录》,必先读懂《近思录》; 朱子学研究泰斗陈荣捷集110余种注评版之精华, 清华大学国学院院长陈来教授作序力荐!


内容简介:

《近思录》是宋代大儒朱熹和吕祖谦合编的理学著作。二人从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四位理学大师的大量作品中精选出六百二十二则语录,分道体、为学、致知、存养、克治、家道、出处、治体、治法、政事、教学、警戒、异端、圣贤十四卷结集成书,详细、系统、全面地展现了理学思想的主要内容。

“后人治宋代理学,无不首读《近思录》。”《近思录》在中国思想史上具有独特的经典地位,素有“性理诸书之祖”的称誉,是学习和理解程朱理学的入门书。清代学者江永称,“凡义理根源,圣学体用,皆在此编”。在历经宋元明清和民国的七百余年里,《近思录》被屡屡刻印,版本之多,仅次于钦定科举的《四书集注》。国学大师钱穆先生将《近思录》与《论语》并提,推荐为国人的七本书之一。

欧美学界公认的中国古代哲学和朱子学研究权威陈荣捷,以深厚的学术功底和广博的阅历,从朱熹的著作以及中日朝三国学者在六十余种《近思录》注释版、近五十种《近思录》笔记里所作的海量注解评语中,筛选出精辟独到者共一千三百余条附于原文之后,以帮助读者深入理解程朱理学思想。同时,又对《近思录》原文涉及的典籍、术语、引文、人名、地名等详加注释,使该书成为一部内容详实的《近思录》注评珍本。


书籍目录:

推荐序……004

引言……012

卷之一 道体(道体)……022

卷之二 为学大要(为学)……074

卷之三 格物穷理(致知)……158

卷之四 存养(存养)……210

卷之五 改过迁善克己复礼(克己)……258

卷之六 齐家之道(家道)……282

卷之七 出处进退辞受之义(出处)……298

卷之八 治国平天下之道(治体)……320

卷之九 制度(治法)……338

卷之十 君子处事之方(政事)……362

卷之十一 教学之道(教学)……394

卷之十二 改过及人心疵病(警戒)……408

卷之十三 异端之学(异端)……424

卷之十四 圣贤气象(圣贤)……438

近思录后序……朱熹466

近思录后序……吕祖谦468

引用书目表……470


作者介绍:

陈荣捷(1901—1994):欧美学界公认的中国古代哲学和朱子学研究权威。1901年出生于广东开平县, 1916年考入香港拔萃书院,学习英文和中文。1924年岭南学院毕业后赴美留学,入哈佛大学英语系,1926年改入哲学系。1929年以题为《庄子哲学》的毕业论文获哈佛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后相继在岭南大学、中山大学、夏威夷大学任教职。1943年任美国东北名校达特茅斯学院中国哲学教授,1951年任该校人文学院院长,是当时东方人在美国担任的**学术职位。1966年自达特茅斯学院退休,被授以“中国哲学和文化荣誉教授”的称号。20世纪60年代为各种英文百科全书,包括《大英百科全书》撰写中国哲学词条,被欧美学界誉为“把东方哲学文化思想为完备地介绍到西方的中国大儒”。长期致力于中国古代哲学资料的英文翻译。1963年,四部英文译著《坛经》《王阳明〈传习录〉及其他著述》《老子之道(道德经)和《中国哲学文献选编》(又名《中国哲学资料书》)在美国出版。其中《中国哲学文献选编》集十余年之功,英译标准极高,至今无人超越,一直是美国院校教授中国哲学的标准教科书。

1975年起任哥伦比亚大学中国思想兼任教授,与狄百瑞教授联合执教哥大新儒学讨论班,直至晚年。

1978年被选为台湾地区“中研院”院士,1980年当选为美国“亚洲哲学与比较哲学学会”会长。

在生命的后二十年里,将全部的学术关注集中在对朱熹的研究和对朱熹研究事业的推动上。1982年在夏威夷檀香山组织召开“国际朱熹会议”,成为当时世界朱子学术研究的高峰。朱子学研究方面的著作有《近思录详注集评》《朱子门人》《朱学论集》《朱熹》《朱子新探索》等,另有作品《王阳明〈传习录〉详注集评》。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卷之一  道体

7.天所赋为命,物所受为性。(《周易程氏传》卷一,页二下,释《乾卦•彖辞》)。

 

朱子曰:这个理在天地间时只是善,无有不善者。生物得来,方始名曰性。只是这理在天则曰命,在人则曰性。(《语类》卷五,第十五条,页一三四/八三)

又曰:盖天之所以赋与万物而不能自已者,命也。吾之得乎是命以生而莫非全体者,性也。故以命言之,则曰元亨利贞,而四时五行,庶类万化莫不由是而出。以性言之,则曰仁义礼智,而四端①五典②万物万事之理,无不统于其间。盖在天在人,虽有性命之分,而其理则未尝不同。(《中庸章句》,页三上,总页五)

 

①恻隐为仁之端,羞恶为义之端,辞让为礼之端,是非为智之端。(《孟子•公孙丑第二上》第六章) ②五典,即五常,仁义礼智信。

……

 

卷之二  为学大要

22.所见所期,不可不远且大。然行之亦须量力有渐。志大心劳,力小任重,恐终败事。(《河南程氏遗书》卷二上,页六上下)

 

佐藤一斋曰:所见是着眼处,所期是规摹处。(《近思录栏外书》卷二“所见”条)

 

37.人之学不进,只是不勇。(《河南程氏遗书》卷十四,页一下。卷十四皆明道语)

 

朱子曰:为学不进,只是不勇。(《语类》卷八,第四十一条,页二一七/一三五)

张伯行曰:学期日进。然既学矣,自当有进境,而亦有学而不进者,或诿诸气质,或托之时势,皆非也。原其故,非懦无志,则馁而因循,直不勇耳。若勇往直前,则食可忘,忧可忘,何论时势?愚必明,柔必强,何论气质?有不进者,断无是理也。(《近思录集解》卷二,页二十二下)

 

103.心大则百物皆通,心小则百物皆病。(《张子全书》卷五,《气质》页六下)

 

朱子曰:“心大则百物皆通”。通,只是透得那道理去;病,则是窒碍了。(《语类》卷九十八,一一条,页四〇一九/二五二九)。

居甫①问:“心小则百物皆病。”如何是小?曰:此言狭隘,则事有窒碍不行。仁则流于姑息,义则入于残暴。皆见此不见彼。(《语类》卷九十八,一二条,页四〇一九/二五二九)。

又曰:此心小是卑陋狭隘,事物来却没奈何打不去,只管见碍,皆是病。如要敬则碍和,要仁则碍义,要刚则碍柔。这里只看得一个,更着两个不得。为敬便一向拘拘,为和便一向放肆没理会,仁便煦煦姑息,义便粗暴决裂。心大便能容天下万物。(《语类》卷九十五,四五条,页三89三/二四五一)。

潘子善②以书问:横渠云,“心要洪放”③。又曰:“心大则百物皆通,心小则百物皆病。”孙思邈云:“胆欲大而心欲小。”④窃谓横渠之说,是言心之体,思邈之说,是言心之用。未知是否?答曰:心自存要大处,有合要小处。若只着题目断了,则便无可思量矣。(《文集》卷六十,《答潘子善第三书》页二十六下至二十七上)

 

①居甫,徐寓之字。参看卷一,第十三条,注③。 ②即潘时举,子善乃其字,朱子门人。录《语类》近四百条,问答亦七八十处。参看拙作《朱子门人》页三二八。 ③参看本卷,〇一条。 ④参看本卷,第四十条。

……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1.1 濂溪先生日曰: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阳变阴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气顺布,四时行焉。五行,一阴阳也;阴阳,一太极也;太极,本无极也。五行之生也,各一其性。无极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凝,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二气交感,化生万物,万物生生而变化无穷焉。惟人也,得其秀而最灵。

形既生矣,神发知矣,五性感动而善恶分,万事出矣。圣人定之以中正仁义(本注:圣人之道,仁义中正而已)而主静(无欲故静),立人极焉。故圣人与“天地合其德,日月合其明,四时合其序,鬼神合其吉凶。君子修之吉、小人悖之凶。故曰:“立天之道,曰阴与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又曰:“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大哉易也,斯其至矣!


淳熙乙未之夏,东莱吕伯恭来自东阳,过予寒泉精舍。留止旬日,相与读周子、程子、张子之书,叹其广大闳博,若无津涯,而惧夫初学者不知所入也。因 共掇取其关于大体而切于日用者,以为此编。总六百二十二条,分十四卷。盖凡 学者所以求端用力、处己治人之要,与夫辨异端、观圣贤之大略,皆粗见其梗概。


性即理也。天下之理,原其所自,未有不善。喜怒哀乐未发,何尝不善?发 而中节,则无往而不善。发不中节,然后为不善。故凡言善恶,皆先善而后恶; 言吉凶,皆先吉而后凶;言是非,皆先是而后非。

问:“心有善恶否?”曰:“在天为命,在义为理,在人为性,主于身为心, 其实一也。心本善,发于思虑则有善有不善。若既发,则可谓之情,不可谓之心。

心,生道也。有是心,斯具是形以生。恻隐之心,人之生道也。


古之学者为己,欲得之于己也;今之学者为人,欲见知于人也。

孟子才高,学之无可依据。学者当学颜子,入圣人为近,有用力处。又曰: 学者要学得不错,须是学颜子。

明道先生曰:且省外事,但明乎善,惟进诚心,其文章虽不中,不远矣。所 守不约,泛滥无功。

所见所期,不可不远且大。然行之亦须量力有渐。志大心劳,力小任重,恐终败事。

须是大其心使开阔,譬如为九层之台,须大做脚始得。

根本须是先培壅,然后可立趋向也。趋向既正,所造浅深则由勉与不勉也。

学者为气所胜,习所夺,只可责志。

内重则可以胜外之轻,得深则可以见诱之小。

董仲舒谓:“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孙思邈曰:“胆欲 大而心欲小,智欲圆而行欲方。”可以为法矣。

凡人才学便须知著力处,既学便须知得力处。

忠恕所以公平。造德则自忠恕,其致则公平。

人谓要力行,亦只是浅近语。人既能知,见一切事皆所当为,不必待著意, 才著意,便是有个私心。这一点意气,能得几时了?

知之必好之,好之必求之,求之必得之。古人此个学是终身事。果能颠沛造 次必于是,岂有不得道理?

涵养须用敬,进学则在致知。

   莫说道将第一等让与别人,且做第二等。才如此说,便是自弃。虽与不能居 仁由义者差等不同,其自小一也。言学便以道为志,言人便以圣为志。

古之学者为己,其终至于成物;今之学者为物,其终至于丧己。

君子之学必日新。日新者,日进也。不日新者必日退,未有不进而不退者。惟圣人之道无所进退,以其所造者极也。

伊川先生曰:人安重则学坚固。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五者废其一,非学也。

明道先生曰:人之为学,忌先立标准。若循循不已,自有所至矣。

仲尼绝四,自始...


伊川先生答朱长文书曰:心通乎道,然后能辨是非,如持权衡以较轻重,孟子所谓知言是也。心不通于道,而较古人之是非,犹不持权衡而酌轻重,竭其目力,劳其心智,虽使时中,亦古人所谓“亿则屡中”,君子不贵也。

  问:“忠信进德之事,固可勉强,然致知甚难。”伊川先生曰:“学者固当勉强,然须是知了方行得。若不知,只是觑却尧,学他行事,无尧许多聪明睿智,怎生得如他动容周旋中礼?如子所言,是笃信而固守之,非固有之也。未致知,便欲诚意,是躐等也。勉强行者,安能持久?除非烛理明,自然乐循理。性本善,循理而行,是顺理事,本亦不难,但为人不知,旋安排著,便道难也。知有多少般数,煞有深浅,学者须是真知,才知得是,便泰然行将去也。某年二十时,解释经义,与今无异。然思今日,觉得意味与少时自别。”凡一物上有一理,须是穷致其理。穷理亦多端,或读书,讲明义理;或论古今人物,别其是非;或应接事物,而处其当,皆穷理也。

或问:“格物须物物格之,还只格一物而万理皆知?”曰:“怎得便会贯通?若只格一物便通众理,虽颜子亦不敢如此道。须是今日格一件,明日又格一件,积习既多,然后脱然自有贯通处。”“思曰睿。”思虑久后,睿自然生。若于一事上思未得,且别换一事思之, 不可专守著这一事。盖人之知识,于这里蔽著,虽强思亦不通也。

问:“人有志于学,然知识蔽固,力量不至,则如之何?”曰:“只是致知。

若智识明,则力量自进。” 问:“观物察己,还因见物反求诸身否?”曰:“不必如此说。物我一理, 才明彼,即晓此,此合内外之道也。”又问:“致知先求之四端如何?”曰:“求之情性,固是切于身。然一草一木皆有理,须是察。” “思曰睿”,“睿作圣”。致思如掘井,初有浑水,久后稍引动得清者出来。

问:“如何是近思?”曰:“以类而推。” 学者先要会疑。

凡看文字,如七年必世百年之事,皆当思其如何作为,乃有益。

凡解经不同,无害;但紧要处不可不...


或问:“圣可学乎?”濂溪先生曰:“可。”“有要乎?”曰:“有。”请 问焉。曰:“一为要。一者,无欲也,无欲则静虚动直。静虚则明,明则通;动 直则公,公则溥。明通公溥,庶矣乎。” 伊川先生曰:阳始生甚微,安静而后能长。

不能动人,只是诚不至。于事厌倦,皆是无诚处。

人心常要活,则周流无穷,而不滞于一隅。

“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学者必时其动静,则其道乃不蔽昧而明白。

今人从学之久,不见进长,正以莫识动静,见他人扰扰,非关己事,而所修亦废。

  由圣学观之,冥冥悠悠,以是终身,谓之光明可乎?敦笃虚静者,仁之本。不轻妄,则是敦厚也;无所系阂昏塞,则是虚静也。此难以顿悟,苟知之,须久于道实体之,方知其味。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


其它内容:

编辑推荐

欲读懂朱熹,必先看《近思录》;欲读懂《传习录》,必先读懂《近思录》。

将先贤的真知灼见以语录体的形式来呈现的经典,我们熟悉的是《论语》《道德经》《传习录》等,同样的经典《近思录》虽然畅销近800年,曾经读书人人手一册,在现当代却被忽视和严重低估。如今人人都追捧《传习录》,殊不知宋以后塑造、奠定中国人乃至东亚人文化性格和思维方式的是《近思录》。

《近思录》在中国文化思想史上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它汇编北宋四位大思想家周敦颐、张载、程颐、程颢 600多则精彩语录,高度浓缩四位大师的思想精华,有“性理诸书之祖”之称。钱穆先生说:“后人治宋代理学,无不首读《近思录》。”而我们知道,理学在宋以后主宰中国人乃至东亚人的思想七八百年。

《近思录》还起着承前启后的经典作用。一方面它总结、融合了儒、释、道三家的精华,另外一方面为阳明心学提供了丰腴的思想素材。正如台湾学者朱高正所言:“没有《近思录》的基础,你去读《传习录》,你自以为懂,其实是不懂的。” 

更为重要的,《近思录》是了解朱熹思想的起点。朱熹在编撰《近思录》时正处于创作的井喷期,当时他已完成对周敦颐、张载代表作的解读,也将二程著作整理完备,思想成熟,对于大师们的思想与作品了然于胸。在《近思录》中,他巧妙地把周敦颐的无极、太极之说与二程性命学说贯通融会,把宋代理学的源头从二程推到周敦颐,又将张载的《西铭》提升到哲学的高度,使自己的思想不再限于二程学,融会北宋四子学说于一体。可以说,朱熹用周、程、张的语言建立了自己简明精巧的理学体系,《近思录》的问世是朱熹学派及其思想确立的标志。《近思录》编好之后,朱熹的整个思想体系基本上就定型了,后来只是做了一些完善的工作而已。所以,欲读懂朱熹,必先读《近思录》。

朱熹称《近思录》为“圣学之阶梯”。他解释说,《四书》是儒学元典《五经》的入门阶梯,《大学》是《四书》的纲领,《近思录》按大学“三纲八目”(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正心、诚意、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规模来编辑周、程、张四子语录,所以读《近思录》可以和《大学》相补充,并循级而上,渐登圣学殿堂。如果说《白鹿洞书院揭示》是浓缩版《大学》,《近思录》便是完整版《大学》。

从内容来看,《近思录》广博而贴己,集“古圣贤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要”,谈论与每个人息息相关的话题:天地是怎样构成的,人性是怎么来的,人的气质如何变化,我们应该如何读书,如何提升自我的修养,治国平天下的基本原则是怎样的。经过几百年持续不断的传播,《近思录》中的思想终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现代读者若想走进优秀传统文化的堂奥,阅读《近思录》是一条终南捷径。

国际朱子学泰斗陈荣捷的《近思录详注集评》堪称《近思录》注解珍本,主要有两个特点,一是“以朱注朱”,二是博采众长。

《近思录》问世后,朱熹有许多议论、评说文字散见于各书,是理解《近思录》好的注脚。陈荣捷选用朱子论述八百多条,“以朱注朱”,一不离本意,二容易理解,因为朱熹极善于用浅显的比喻来让人理解深奥的内容。

陈荣捷博采众长,从叶采、江永等《近思录》优秀注本中精挑细选,又从日本、朝鲜学者的注本中筛选注评,辑录评语不在于多而全,而在于恰当而精辟。有一条便一语中的的,也有从多个角度对一句话的理解进行多层次阐释的,其目的在于帮助读者准确、深入理解经典的含义。

如果你想读懂《近思录》,《近思录详注集评》无疑是不二之选。


媒体评论

此书(《近思录详注集评》)功力深厚,完备翔实,超迈前人,对学界的宋代理学研究贡献实大。

——清华大学国学院院长、当代著名哲学家及哲学史家陈来教授 


前言

序  言

当代著名哲学家  陈  来

    陈荣捷先生(1901—1994),中国著名的世界哲学权威和宋明理学权威,一生著述甚多。陈老先生编写的《王阳明<传习录>详注集评》更是受到了两岸国学爱好者的广泛好评。在陈述陈老先生的讲解之前,先让我们了解一下其生平。

    陈荣捷先生1901年生于广东开平县,幼入私塾开蒙,后在塾师指导下习读四书五经等书。1916年春赴香港,考入拔萃书院,学习英文和中文。同年秋,考入广州岭南学堂。1917年,入岭南中学。“五四”运动时,积极参加广州学生的“五四”运动。曾代表岭南学生参加广州学生联合会,被选为会部长。1920年秋,入岭南学院(后更名为岭南大学)文科专业,继续投身文化运动,并服务于岭南工人夜校,任副校长。1924年于岭南学院毕业,赴美留学,入哈佛大学英语系。1926年,改入哲学系。1929年,以《庄子哲学》的毕业论文获哈佛大学哲学博士。1929年秋,应母校岭南大学之聘,任大学教学秘书、教授。1900年起,任岭南大学教务长。1932—1934年,兼在中山大学教授美学、英文。1933年,曾出任中国基督教高等教育评议会主席。

    1935年秋,赴夏威夷大学任交换教授,讲授中国哲学。1936年,离任岭南,任夏威夷大学东方研究所访问教授。1937年起,改任夏威夷大学正式教授,担任中国哲学和中国文明课程的讲授。1939年,与哲学界知名人士发起创设“东西方哲学家会议”。1940年,兼任夏威夷大学哲学系主任。在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因夏威夷大学暂时关闭,于1942年转赴位于美国东北的名校、长春藤盟校之一的达特茅斯学院(Dartmouth College),任比较文学系任访问教授。次年转为中国文化教授,后改中国哲学教授。值得一提的是,陈荣捷先生在二次大战期间和战后初期,常常在集会上讲演,也经常参加巡回讲演,多达数百次,向美国人民介绍中国人民的抗战和中国文化。1951年,任达特茅斯学院人文学院院长。这是当时东方人在美国担任的学术职位。1966年,时65岁,自达特茅斯学院退休,被赠以“中国哲学和文化荣誉教授”的称呼。是年,应宾州匹兹堡查坦姆学院(Chatham College)之聘,出任格利斯派讲座教授。1971年,任期届满,继续在该学院讲授中国思想课程,至1982年完全退休。1975年起,任哥伦比亚大学中国思想课程教授,与时任哥伦比亚大学副校长的狄百瑞教授联合执教于哥伦比亚大学新儒学讨论班,直至晚年。1978年,被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1980年,被选为美国“亚洲及比较哲学学会”会长。1994年8月,病逝于美国匹兹堡家中,享年九十三岁。

    陈荣捷先生在美讲授中国哲学五十余年。在不同的时期,其学术活动的重点有所不同。1940—1950年,由于美国对于中国的研究尚在起步阶段,陈荣捷先生的著述主要集中在中国哲学、艺术、宗教的总体性论述上,在此期间著有英文著作《现代中国的宗教趋势》(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1953年)《中国哲学历史图表》(耶鲁大学远东出版社,1955年)《中国哲学大纲及附注参考书目》(耶鲁大学远东出版社,1959年)等。1960年,陈荣捷先生为《大英百科全书》撰写中国哲学概要以及诸思想家传记的文章。在60年代,他还为许多其他百科全书撰写有关中国哲学、儒家、道家、理学的文章和条目。事实上,他几乎成了这一时期各英文百科全书关于中国哲学的撰稿人,一时被欧美学术界誉为“把东方哲学文化思想为完备地介绍到西方的中国大儒”。

    从夏威夷时代起,陈荣捷先生长期致力于中国古代哲学资料的英文翻译工作。1963年,陈荣捷先生英译的四部重要著作出版,即《坛经》(纽约圣约翰大学出版社)《王阳明的<传习录>及其他著述》(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老子之道<道德经>》(鲍波斯&middot;麦瑞尔出版社)和《中国哲学资料书》(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前三者分别为儒、释、道三家的重要经典,其中对于《传习录》的翻译尤有意义。《中国哲学资料书》积作者十余年之功,全书共44章,856页,所有的条目、名称、名辞都有解释,所有的引文皆有溯源或说明,注释多达3000余条,该书开创了一个很高的中文翻译标准,至今仍无人超过。该书一直是美国院校教授中国哲学的标准教科书,对英文世界的中国哲学的传习贡献极大。

    60年代初期以后,陈荣捷先生除了为诸百科全书撰文外,主要精力渐渐转向新儒学(理学)的研究。他的英译《近思录》,在1967年出版,其中参考日、韩著作甚多,注释说明尤为精详。在他生命的后20年,全部的学术关注几乎都集中在对于朱熹的研究和对朱熹研究事业的推动上。1982年,由陈荣捷先生组织、筹备和担任大会主席的“国际朱熹会议”在夏威夷檀香山举行。会议汇聚了当世东西方著名的朱熹研究专家,这次会议是世界朱子学术研究的高峰。此次大会的完满举行不仅大大促进了朱子研究,也是陈荣捷先生自己的重要成就,进一步提高了他在国际学术界的声誉。1982年以后,陈荣捷先生出版的朱子研究著作,大都以中文形式发表,计有:《朱子门人》《朱学论集》《朱熹》《朱子新探索》《<近思录>详注集评》。此外,由“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出版的陈荣捷先生的论文集《新儒学论集》《宋明理学之概念与历史》,也都是主要与朱熹有关的论文汇集,与陈先生的朱子学专著相互发明。

    1946年,H.F.Mac Nair在柏克莱出版的英文著作《中国》一书中,即有陈荣捷先生所写的“新儒学”一章。这是战后西方叙述理学专篇之始,也是叙述朱子思想专篇之始。1957年,他发表了《新儒学对恶的问题的解决》和《新儒学与中国科技思想》二文。1960年出版的由陈荣捷先生与狄百瑞等人合编的英文著作《中国传统诸源》,其中理学有七章,包括朱子学说一章,乃出自陈荣捷先生之手。1963年,陈荣捷先生的《中国哲学资料书》出版,其中理学部分共有十三章,朱子学说占一章。在当时的西方学界,还没有研究新儒学和朱子的学者,陈荣捷先生是战后欧美地区朱子研究的先驱。

    陈荣捷先生在60—80岁之间,越来越专注于对于朱子学术的研究。这一时期的成就,体现在1982年出版的两部中文著作:一是《朱子门人》,对朱子门人的人数构成、地理关系、社会背景、学术贡献等详加考证研究,显示出他的朱子学研究的深厚功力,此一卓越著作之贡献与地位,衡之于世界汉学的朱子学研究,已居于前列;二是《朱学论集》,收录他在这一时期所写的朱子学论文,如《朱熹集新儒学之大成》《论朱子之仁说》《朱子之<近思录>》《朱陆通讯详述》等,都是陈荣捷先生这一时期的重要论文,其立论高屋建瓴,分析深刻,资料丰富,对推进对于朱熹思想的理解,甚有助益,其中也充分体现了陈荣捷先生重视“朱子研究新材料之发见”的研究特色。这两部一流的朱子研究著作与“国际朱熹会议”的非凡组织,确立了陈荣捷先生在世界朱子学研究的领导地位。80岁以后,他老当益壮,在朱子研究方面更上层楼。1986年,他以八五高龄完成了中文巨著《朱子新探索》,于1988年出版,全书分126节,所论多日、韩及我国学者历来所不及论者,涉及朱子生平、思想及其所关联之人物、事迹的诸种课题,无所不包,发掘了大量以往不被注意的新材料,大大细化和深化了朱子研究的课题。此书无可怀疑地显示出,陈荣捷先生的朱子学研究造诣之精深,已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地。陈老先生亦自认为这本书代表了他的学术研究的成就。1990年,先生为台湾的世界哲学家丛书撰写的《朱熹》出版,其中吸收了他历年的有关成果,并在义理分析和资料考辑两方面进一步作出了新的贡献。1992年,《<近思录>详注集评》出版,此书“集评”的部分,采自语类、文集、四书集注、或问等朱子书的资料达八百余条,又从中国注释18种、朝鲜8种、日本37种、笔记48种之中,引用张伯行、茅星来、江永等人的注释和朝鲜、日本学者之评语五百余条。此书对《近思录》所载622条资料皆考列其出处,所引用评论1300余条亦皆列出其出处,极便学者。此书“详注”部分则对《近思录》本文涉及的典籍、术语、引语、人名、地名等详加注释。对各卷所引“程子”之言,都根据遗书、外书、文集之实据,确定其为明道或伊川。至其明道语误为伊川或伊川语误为明道者,亦皆为之改正。此书功力深厚,完备翔实,超迈前人,对学界的宋明理学研究,贡献实大。

    除以上所述数种关于朱子的中文著作外,先生尚有英文朱子学论著如下:《<近思录>——新儒学文选》(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1967年)《新儒学词释:<北溪字义>》(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1986年)《朱熹的生活和思想》(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87年)《朱子新研究》(夏威夷大学出版社,1989年)《朱熹与新儒学》(夏威夷大学出版社,1986年)。陈老先生在英文朱子学研究著作上的贡献,在英语学界的新儒学研究中无疑也是首屈一指的。

    陈荣捷先生尊朱子而不贬阳明,就新儒学研究而言,陈荣捷先生亦有阳明学的中英文重要著作。除前述1963年出版的英文著作《王阳明<传习录>及其他著述》外,其中文著作有《王阳明<传习录>详注集评》(学生书局,1983年)《王阳明与禅》(学生书局,1984年)。这两本著作,是中文世界在1950一1980年中重要的阳明学著作。在新儒学之外,陈荣捷先生还有多种关于中国哲学的其他英文著作。

    陈荣捷先生的学问方法,重观念史的分析,而不忽视史实考证,有深厚的西学学养,而倡导以朱解朱,注重原始资料,超越门户之见,特别重视利用日、韩学者的研究成果。他从历史的脉络观察思想发展,从概念的分析探讨学派流变,学风平实缜密,治学精审严谨,他的学风和方法是理学研究当之无愧的典范。

    陈荣捷先生是20世纪后半期欧美学术界公认的中国哲学权威,是英文世界中国哲学研究的领袖,也是国际汉学界新儒学研究的泰斗。美国在战前和战后初期都不重视理学研究,至1970年代,始为之一变,以哥伦比亚大学和哈佛大学为中心,对新儒学和朱熹的研究一时兴起。1977年,陈荣捷先生海外教学四十年纪念时,他曾作诗三首,兹录其二。

    

海外教研四秩忙,攀缠墙外望升堂。

写作唱传宁少睡,梦也周程朱陆王。

 

廿载孤鸣沙漠中,而今理学忽然红。

义国恩荣固可重,故乡苦乐恨难同。

 

   “而今理学忽然红”,是指1970年代美国关于中国思想研究的变化。这在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神州大陆也同样再现了。“写作唱传宁少睡,梦也周程朱陆王”传神地写出他对理学先贤的景仰。我想,在他生命的后20年,梦中所见已唯有朱子,他在朱子身上贯注了他的全幅生命和全部感情。朱子研究已经毫无疑问地成了他的终极关怀。

    我认识陈老先生时他已85岁。他90岁时,仍神采奕奕,步履如常,神思敏捷,笔力甚健,所以朋友们一直相信他必然要寿至百岁。他对我和我的朱子研究,可谓爱掖独厚,我现在保存的他晚年和我的通信有几十封。他平易近人、虚怀若谷、不耻下问、提携青年学者的风范,至今仍使我深深的感动。在我的心目中,他无疑是一名伟大的学者。在我的了解中,他的人格气象和精神境界已经达到了理学所推崇和倡导的仁者的境界。今天,在有幸为他的著作集写序的时候,我内心充满对他深切的怀念,久久不能平静。

    陈荣捷先生的理学研究著作是理学研究的宝贵财富。我衷心地期望读者们能够认真研究他的学术成果,努力学习他的治学精神,共同努力,不断推进宋明理学研究的深入和发展。


书籍介绍

《近思录》是宋代大儒朱熹和吕祖谦合编的理学著作。二人从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四位理学大师的大量作品中精选出六百二十二则语录,分道体、为学、致知、存养、克治、家道、出处、治体、治法、政事、教学、警戒、异端、圣贤十四卷结集成书,详细、系统、全面地展现了理学思想的主要内容。

“后人治宋代理学,无不首读《近思录》。”《近思录》在中国思想史上具有独特的经典地位,素有“性理诸书之祖”的称誉,是学习和理解程朱理学的入门书。清代学者江永称,“凡义理根源,圣学体用,皆在此编”。在历经宋元明清和民国的七百余年里,《近思录》被屡屡刻印,版本之多,仅次于钦定科举必读的《四书集注》。国学大师钱穆先生将《近思录》与《论语》并提,推荐为国人必读的七本书之一。

欧美学界公认的中国古代哲学和朱子学研究权威陈荣捷,以深厚的学术功底和广博的阅历,从朱熹的著作以及中日朝三国学者在六十余种《近思录》注释版、近五十种《近思录》笔记里所作的海量注解评语中,筛选出精辟独到者共一千三百余条附于原文之后,以帮助读者深入理解程朱理学思想。同时,又对《近思录》原文涉及的典籍、术语、引文、人名、地名等详加注释,使该书成为一部内容详实的《近思录》注评珍本。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4分

  • 人物塑造:8分

  • 主题深度:4分

  • 文字风格:7分

  • 语言运用:5分

  • 文笔流畅:7分

  • 思想传递:9分

  • 知识深度:6分

  • 知识广度:8分

  • 实用性:6分

  • 章节划分:4分

  • 结构布局:8分

  • 新颖与独特:7分

  • 情感共鸣:5分

  • 引人入胜:5分

  • 现实相关:5分

  • 沉浸感:7分

  • 事实准确性:7分

  • 文化贡献:6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3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5分

  • 网站更新速度:6分

  • 使用便利性:8分

  • 书籍清晰度:6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4分

  • 是否包含广告:8分

  • 加载速度:8分

  • 安全性:4分

  • 稳定性:4分

  • 搜索功能:3分

  • 下载便捷性:3分


下载点评

  • mobi(159+)
  • 赞(261+)
  • 少量广告(289+)
  • 排版满分(349+)
  • 博大精深(61+)
  • 推荐购买(665+)
  • 字体合适(427+)
  • 可以购买(262+)
  • 种类多(195+)
  • 盗版少(317+)

下载评价

  • 网友 汪***豪: ( 2024-12-27 13:24:50 )

    太棒了,我想要azw3的都有呀!!!

  • 网友 步***青: ( 2025-01-06 08:05:29 )

    。。。。。好

  • 网友 冯***卉: ( 2024-12-27 01:02:52 )

    听说内置一千多万的书籍,不知道真假的

  • 网友 仰***兰: ( 2024-12-24 21:39:24 )

    喜欢!很棒!!超级推荐!

  • 网友 相***儿: ( 2025-01-01 15:05:43 )

    你要的这里都能找到哦!!!

  • 网友 益***琴: ( 2025-01-14 18:21:30 )

    好书都要花钱,如果要学习,建议买实体书;如果只是娱乐,看看这个网站,对你来说,是很好的选择。

  • 网友 孔***旋: ( 2025-01-04 08:17:20 )

    很好。顶一个希望越来越好,一直支持。

  • 网友 谭***然: ( 2025-01-17 08:38:55 )

    如果不要钱就好了

  • 网友 田***珊: ( 2025-01-04 19:54:28 )

    可以就是有些书搜不到

  • 网友 冯***丽: ( 2025-01-08 07:56:04 )

    卡的不行啊

  • 网友 冷***洁: ( 2025-01-07 09:13:21 )

    不错,用着很方便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