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商原版】移动的城市 港台原版 杨志弘 时报出版 人文旅游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中商原版】移动的城市 港台原版 杨志弘 时报出版 人文旅游精美图片
》【中商原版】移动的城市 港台原版 杨志弘 时报出版 人文旅游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中商原版】移动的城市 港台原版 杨志弘 时报出版 人文旅游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9571365008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6-01
  • 页数:304
  • 价格:53.00
  • 纸张:轻型纸
  • 装帧:平装-胶订
  • 开本:25开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5-01-19 18:02:04

内容简介:

讀懂一座城市

尋常市民的生活,正是城市居民集體共識的生活型態,反映了城市的腔調、態度、個性、精神和情緒。綜合上述的生活現狀,也形成每座城市各自的「城市氣質」。

不同的人,建構了不同的城市;不同的城市,養育了不同的人。人有氣質,城市也有氣質。人的氣質,決定了個人的人緣;城市的氣質,影響了城市的人氣。

旅人,初到陌生的城市,匆促地走馬看花,甚至是道聽途說,難免流於膚淺,甚至誤解。大陸作家易中天的《讀城記》,在一開始「城市與人」引言中,就將孟庭葦的歌「冬季到台北來看雨」,誤成「夏季」到台北來看雨(第二頁第十五行)。唯有在台北長期生活的人,才能領悟台北冬季綿綿細雨的纏綿。反之,台北夏季的西北雨,往往來得急驟,雨滴大而急促,恐怕不適合「看」到情趣哦。

旅人初來乍到一個陌生城市,往往從自己的經驗,形成城市的第一印象;但是,外地人的第一次接觸,也正因為陌生的反差,更能感受到相對的區別,反而凸顯了城市的獨特性,這種刻板印象是很直接的反應,不一定精準,但往往很形象,也令人難忘。

順口溜出城市百貌,異趣橫生

大家耳熟能詳的大陸城市順口溜,正是典型的例子:「不到北京不知道自己官小,不到上海不知道自己鄉巴佬,不到廣州不知道自己車不好,不到深圳不知道自己錢少,不到東北不知道自己膽小,不到重慶不知道自己結婚早,不到海南不知道自己身體不好。」

當然,台灣開放大陸客來台旅遊後,又加上了:「不到台灣不知道自己生活不好。」台灣的小確幸,的確令大陸客羨慕!

然而,初次接觸的印象,不免和實際狀況有所落差。大陸不同作家對台北就有著不同的定位:台北是「最陌生的城市」(新周刊)、「最說不清的城市」(徐學)和「最多樣的城市」(易中天)。部份未曾來過台灣的大陸人,受到電視螢幕上國會爭執和名嘴吵鬧的影響,不免認為台灣是一個亂糟糟的不平靜社會。然而,一位來台的大陸媒體人,在數度訪台後,卻得出如下結論:「台灣媒體很吵鬧,台灣社會很和諧;大陸媒體很和諧,大陸社會很吵鬧。」

這種淺嘗即止的定調,往往主導了外地人的城市印象。另一則大陸城市順口溜也是例證:「重慶滿街是美女,深圳滿街撿鈔票,廈門隨時可泡茶,廣州什麼都能吃。東北吵架先動手再動口,上海只動口不動手。」

一種米養百樣人,各地風土人情迥異

此外,不同城市的生活方式,也孕育了不同城市人的性格。大陸各城市給予外地人也有不同形象:東北人好鬥,北京人好辯,上海人好省,成都人好閒,武漢人好爽。

再者,大陸南北兩大城市北京和上海,長久的相互較勁,更形成彼此嘲諷的城市印象。北京人自認大氣,嘲諷上海人小氣;上海人自認洋氣,看不起北京人土氣;上海人精緻小巧的小資生活,北京人不屑,譏諷是辦家家酒;反之,北京人瀟灑又隨便地找樂子,上海人也不認同,視為是窮開心。

網路上還有一則大老婆對抗小三的段子,多年來流傳不斷。這則段子描繪大陸不同地方女性發現老公在外面有小三的不同反應,這則「老婆徹夜未眠」,發揮各地方特色,分別採取法律(北京)、醜聞(山東)、暴力(東北)、自虐(山西)、報復(湖南)、懷柔(四川)、算計(上海)、或灑脫(廣東)等不同手段,以維護大老婆權益。然而畢竟是段子,不免誇張戲謔,但也十分形象,多少凸顯了各地風土人情的對比差異。

我自認是一個城市移動者,頻頻在城市間移動,很自然地形成個人觀察城市的固定習慣,如果認真一點地說,或許也算是個人觀察城市的方法吧。

吃、穿、玩、樂,盡顯城市腔調

我觀察城市,看的是城市的生活,也就是城市居民日常的食、衣、住、行和娛樂。因為尋常市民的生活,正是城市居民集體共識的生活型態,反映了城市的腔調、態度、個性、精神和情緒。綜合上述的生活現狀,也形成每座城市各自的「城市氣質」。

民以「食」為天,城市市民的吃,絕對是排名第一的日常元素,可算是最常見的一種「城市腔調」。便利店、超市、傳統市場和假日市集的貨源、種類和價格,呈現了城市的經濟結構與市埸興衰;大眾對食物的態度、餐飲的習慣、場所及儀式,在在都是市民的尋常生活方式。如北京人在胡同巷弄擺桌吃喝、上海超市進口食品充斥、廣州酒樓廿四小時不打烊、廈門隨處可見茶館、重慶火鍋換人添料不換鍋底等等,這些不同的飲食文化,展現了不同的生活方式,也描繪了市民的特有腔調。

人要「衣」裝,佛要金裝。當地人的穿著,是當下的生活品味,也反映了市民的「城市態度」。初到陌生城市,我最喜歡上街看人,因為街上是市民生活的舞台,上街的穿著打扮,正是內在氣質的外露——上街看當地女人穿著,可看出城市內斂性格外顯的一面。例如上海冬季溼冷,上海女人卻著短褲、絲襪和長靴輕裝上街,相對於包裹厚重羽絨衣的北方遊客,上海女人細緻巧思的生活態度,表露無遺。反之,夏季有火爐之稱的武漢,室內悶熱有如蒸籠,武漢男人往往將涼蓆竹床擺在戶外的公園、江邊、人行道,不分老少赤膊短褲,睡滿整座武漢城,充分展現武漢敢愛敢恨、直白不做作的城市態度。

上海人人是外國控,北京老外都是中國控

「住」是市民安身之地,城市規劃和建築形式,更是構成城市視覺景觀的主體,是「城市個性」的表現。走進城市的廣場、公園等公共開放空間,可接近市民的平常生活。公共紀念碑反映城市對重要政治社會經濟等的價值觀,與街道的行道樹、休憩椅、街燈和垃圾桶等街道家具,反映了市民的生活美學。商店招牌和街道路標使用多國文字,則是多文化融合的跡象,如上海新四里弄的居民宅,雖然年久失修,顯得殘敗頹廢,然而,依舊可以從褪色的「洋氣」建築中,觀察到十里洋場曾經的輝煌;北京胡同雖然陳舊,卻令人憐惜……,這些可貴的不僅是年代久遠,還有曾經有過的人與事。

觀察市民的「行」,可以衡量城市的社會流動性,了解當地的「城市精神」。城市馬路是行人優先或是汽車霸道橫行,對照了城市的人本價值;而設有自行車專屬的便捷車道,則表現了市民的樂活;老人、幼兒、殘障人士出行的方便,則反映了城市對弱勢族群的同理關懷;而婦女上街的自由開放,則是社會對性別平等的視野。另外,出租車、地鐵、公車的供應量、車款、價格,不只表徵城市的經濟狀況,更是評估城市公共服務及市民生活水準的指標。

「娛樂」是城市最外顯的行為,最容易感受到「城市情緒」。酒吧、咖啡廳、戲院、劇場、街頭藝術,都是城市情緒的表露。譬如上海酒吧樂隊,多半是洋人洋歌,本地樂手只出現在觀光飯店彈古箏、拉二胡;北京酒吧則處處是本土樂團,甚至有老外頭戴瓜皮帽、用中國樂器玩搖滾,因而有俗話說:「上海人人是外國控,北京老外都是中國控。」

尋找臭氣相投的城市氣質,感受魅力

一般人通常從影視、音樂、報刊、出版和道聽途說,形成對某座城市的話印象;可是,唯有親臨現場,親身體驗城市居民的食、衣、住、行和娛樂,才能覺察到城市居民生活的腔調、態度、個性、精神和情緒,真正感受一座城市的魅力。

令人嚮往的城市,通常有著獨特的「城市氣質」,一種與人臭氣相投的「城市氣質」。有的城市甚至吸引人一再舊地重遊,甚至迫使遊人忍不住要移居長住,這股拉扯著讓人離鄉背井的魅力,正是由當地人的生活型態醞釀所出來的「城市氣質」。


书籍目录:

推薦序

1流動者書寫「家」的特殊感覺 夏鑄九

2世界諸多角落的驚鴻一瞥 何飛鵬

3在移動城市中看到城市的氣質 謝金河

4挑動溫暖又略惆悵的旅人情懷 白崇亮

自序

移動中的寫作

第一篇 移動心情

◎離家,即回家

接風時請不要問我:「待多久?」當我離去時,你的一句「什麼時候回來?」就是最好的餞行。

◎思念的火車站

搭火車前往異地,有期待中的想像;搭火車返程回家,則有熟悉中的回味。

◎啟程與抵達之間

火車站、機場,是旅人啓程的開始,也是抵達的終點。無論是離去,或是歸來,少不了可說的故事。

第二篇 移動途中

◎人在途中,身不由己

計畫趕不上變化,旅途中難免遇上無法掌控的意外。隨遇而安是旅人必須的心態。

◎借問路:迷失在陌生城市

有些城市並非在計畫下形成,曲折的道路,像是打結的麻花……。

◎飯店是我離開家的家

每當接近預定的旅館,我總有著近鄉情怯的忐忑不安……。

◎漂流在歷史舞台的遊船

那夜我輾轉難眠,夢中盡是三國,這是一次意猶未盡的三峽行。

第三篇 移動空間

◎讀懂一座城市

尋常市民的生活,反映了城市的腔調、態度、個性、精神和情緒,形成每座城市各自的「城市氣質」。

◎此生一定要去的城市

再出發的心情,往往拉扯著我驛動的心,燃燒造訪一個個城市的激情……

◎穿梭城市的河

童年的記憶拼圖中,有著穿梭的河道。直到今天,我依然對城市中的河,有著糾纏不清的繾綣情懷。

◎在公園,感受當地人內心深處的呢喃

走進公園,只要你靜下心,可在其中讀到當地人的情感,體驗到這座城市的個性。

第四篇 移動旅人

◎帶著書本去旅行

翻開書頁時,手指的觸覺、鼻子的嗅覺和耳朵的聽覺,都在按摩著旅人的想像力,這也是電子書沒有的感受。

◎北京酒吧不醉人

北漂的文化人常說好酒喝不醉,喝醉的不是酒。酒客喝的是過去,醉人的是未來。

◎隱於三城的小確幸

在城市尋找小確幸,有時候只需要隨興、不需要理由。這也正好給我在城市中,偶爾隨意任性慢活的好理由。

第五篇 移動南北

◎南方看雨,北方賞雪

上海雨打梧桐的愁緒、北京溫酒賞雪的豪邁,都值得旅人動身前往,感受銀雪紛飛的京城豪邁,或是雨中行過梧桐樹下的上海小資韻味。

◎尋找消失中的上海記憶

踩在木頭地板上,軟軟地彈腳,微微晃動,耳邊響起喀吱喀吱的聲音,腦海中浮現出李安電影《色戒》中,老洋房木頭樓梯的腳步聲。

◎上海的天空之城

一條黃浦江切割上海,一邊的浦西,猶如洗盡鉛華的風韻女子,一邊的浦東,則像艷麗招搖的年輕俏女娘。

◎北京好聲音

北京出租車師傅善長、也喜愛說古論今,搭上出租車來趟「名嘴」導覧的city tour,是北京最令人難忘的聲音。

◎走進梵谷畫作翻滾的色彩

站在梵谷作畫的奧維爾小鎮教堂前,我才發現,原來梵谷用色並不大膽,大膽的是這裡的天空和大地。

第六篇 移動餐桌

◎旅途中的美食

品嚐到出乎意料的美味,心中充滿不虛此行的滿足。多年後,城市記憶模糊了,我依然記得旅途中美食的滋味。

◎舌尖上的城市印象

用舌尖味覺回憶城市,秋天的城市味道,非螃蟹莫屬。我舌尖上的秋天三大美味城市:大閘蟹的上海、產帝王蟹的札榥、萬里蟹的台灣萬里。

◎抵達城市的第一餐

抵達目的城市的第一餐,如初戀般令我難以忘懷。多年後,依然記得酒食滋味,成為我記憶中的城市印象。

第七篇 移動藝術

◎走在大街上,就是走進劇場

大街是舞台,尤其是無論日夜晴雨,永遠不缺行人的不夜城,就是一座晝夜不停演出的大劇場。

◎街頭塗鴉:城市的心跳聲

塗鴉是街道的呼吸,在裡面,能聽見整座城市的心跳聲。

◎在北京邂逅達利

北京霧䨪令人搖頭,但將達利真跡擺在商場走道,任來客品鑒,讓人不得不豎起拇指叫一聲:「北京真牛逼!」


作者介绍:

楊志弘

出生於台北市,台灣政治大學傳播學院博士。

自二○○八年起,成為城市的移動者,頻繁在城市間穿梭,在個人FB上標註:「移動的城市+城市穿梭=台北+上海+北京+…N」。N指的是大陸其他城市,如南京、武漢、長沙、重慶、西安、深圳…;及世界各地的城市,如倫敦、紐約、巴黎、布拉格、維也納、羅馬…。

現為台灣傳播管理研究協會理事長,在大陸擔任北京大學、中國傳媒大學等校客座教授。為台灣銘傳大學傳播學院創院院長(一九九九~二○○八)暨傳播管理研究所創所所長(一九九五~二○○八),獲頒銘傳大學傳播學院終身成就奬(二○一一)暨卓越貢獻奬(二○一五)。

曾擔任台灣的東森、台視、中視和華視等電視公司董事、中國時報集團撰述委員、副總編輯等職。在台灣媒體改革階段,籌設多家廣播電台、報刊雜誌及網路媒體。

曾擔任多項專業評審:「台北金馬國際影展」執行委員和評審(一九九○~一九九三、一九九五~一九九七)、「美國國際艾美奬」亞非區紀錄片評委(二○○五、二○○七)、「中國紀錄片第五~七屆國際選片會終評委」(二○○八~二○一○) 、「西安國際民間影像節」終評委(二○一○)、「華語網絡傳媒榜」終評委(二○一一~二○一三)、「中國國際大學生微電影」終評委(二○一三、二○一四)。

著有「執筆的手」、「國王的新衣」、「解剖媒體」等媒體批評專著,及「台灣地區報社總編輯職業角色」、「網路媒體研究」、「數位多媒體平台的理論與實務」、「媒體人力資源」、「媒體員工創造力」、「媒體企業再造關鍵成功因素」、「媒介化時代融合效應之挑戰」及其他學術專著論文等。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书籍介绍

讀懂一座城市

尋常市民的生活,正是城市居民集體共識的生活型態,反映了城市的腔調、態度、個性、精神和情緒。綜合上述的生活現狀,也形成每座城市各自的「城市氣質」。

不同的人,建構了不同的城市;不同的城市,養育了不同的人。人有氣質,城市也有氣質。人的氣質,決定了個人的人緣;城市的氣質,影響了城市的人氣。

旅人,初到陌生的城市,匆促地走馬看花,甚至是道聽途說,難免流於膚淺,甚至誤解。大陸作家易中天的《讀城記》,在一開始「城市與人」引言中,就將孟庭葦的歌「冬季到台北來看雨」,誤成「夏季」到台北來看雨(第二頁第十五行)。唯有在台北長期生活的人,才能領悟台北冬季綿綿細雨的纏綿。反之,台北夏季的西北雨,往往來得急驟,雨滴大而急促,恐怕不適合「看」到情趣哦。

旅人初來乍到一個陌生城市,往往從自己的經驗,形成城市的第一印象;但是,外地人的第一次接觸,也正因為陌生的反差,更能感受到相對的區別,反而凸顯了城市的獨特性,這種刻板印象是很直接的反應,不一定精準,但往往很形象,也令人難忘。

順口溜出城市百貌,異趣橫生

大家耳熟能詳的大陸城市順口溜,正是典型的例子:「不到北京不知道自己官小,不到上海不知道自己鄉巴佬,不到廣州不知道自己車不好,不到深圳不知道自己錢少,不到東北不知道自己膽小,不到重慶不知道自己結婚早,不到海南不知道自己身體不好。」

當然,台灣開放大陸客來台旅遊後,又加上了:「不到台灣不知道自己生活不好。」台灣的小確幸,的確令大陸客羨慕!

然而,初次接觸的印象,不免和實際狀況有所落差。大陸不同作家對台北就有著不同的定位:台北是「最陌生的城市」(新周刊)、「最說不清的城市」(徐學)和「最多樣的城市」(易中天)。部份未曾來過台灣的大陸人,受到電視螢幕上國會爭執和名嘴吵鬧的影響,不免認為台灣是一個亂糟糟的不平靜社會。然而,一位來台的大陸媒體人,在數度訪台後,卻得出如下結論:「台灣媒體很吵鬧,台灣社會很和諧;大陸媒體很和諧,大陸社會很吵鬧。」

這種淺嘗即止的定調,往往主導了外地人的城市印象。另一則大陸城市順口溜也是例證:「重慶滿街是美女,深圳滿街撿鈔票,廈門隨時可泡茶,廣州什麼都能吃。東北吵架先動手再動口,上海只動口不動手。」

一種米養百樣人,各地風土人情迥異

此外,不同城市的生活方式,也孕育了不同城市人的性格。大陸各城市給予外地人也有不同形象:東北人好鬥,北京人好辯,上海人好省,成都人好閒,武漢人好爽。

再者,大陸南北兩大城市北京和上海,長久的相互較勁,更形成彼此嘲諷的城市印象。北京人自認大氣,嘲諷上海人小氣;上海人自認洋氣,看不起北京人土氣;上海人精緻小巧的小資生活,北京人不屑,譏諷是辦家家酒;反之,北京人瀟灑又隨便地找樂子,上海人也不認同,視為是窮開心。

網路上還有一則大老婆對抗小三的段子,多年來流傳不斷。這則段子描繪大陸不同地方女性發現老公在外面有小三的不同反應,這則「老婆徹夜未眠」,發揮各地方特色,分別採取法律(北京)、醜聞(山東)、暴力(東北)、自虐(山西)、報復(湖南)、懷柔(四川)、算計(上海)、或灑脫(廣東)等不同手段,以維護大老婆權益。然而畢竟是段子,不免誇張戲謔,但也十分形象,多少凸顯了各地風土人情的對比差異。

我自認是一個城市移動者,頻頻在城市間移動,很自然地形成個人觀察城市的固定習慣,如果認真一點地說,或許也算是個人觀察城市的方法吧。

吃、穿、玩、樂,盡顯城市腔調

我觀察城市,看的是城市的生活,也就是城市居民日常的食、衣、住、行和娛樂。因為尋常市民的生活,正是城市居民集體共識的生活型態,反映了城市的腔調、態度、個性、精神和情緒。綜合上述的生活現狀,也形成每座城市各自的「城市氣質」。

民以「食」為天,城市市民的吃,絕對是排名第一的日常元素,可算是最常見的一種「城市腔調」。便利店、超市、傳統市場和假日市集的貨源、種類和價格,呈現了城市的經濟結構與市埸興衰;大眾對食物的態度、餐飲的習慣、場所及儀式,在在都是市民的尋常生活方式。如北京人在胡同巷弄擺桌吃喝、上海超市進口食品充斥、廣州酒樓廿四小時不打烊、廈門隨處可見茶館、重慶火鍋換人添料不換鍋底等等,這些不同的飲食文化,展現了不同的生活方式,也描繪了市民的特有腔調。

人要「衣」裝,佛要金裝。當地人的穿著,是當下的生活品味,也反映了市民的「城市態度」。初到陌生城市,我最喜歡上街看人,因為街上是市民生活的舞台,上街的穿著打扮,正是內在氣質的外露——上街看當地女人穿著,可看出城市內斂性格外顯的一面。例如上海冬季溼冷,上海女人卻著短褲、絲襪和長靴輕裝上街,相對於包裹厚重羽絨衣的北方遊客,上海女人細緻巧思的生活態度,表露無遺。反之,夏季有火爐之稱的武漢,室內悶熱有如蒸籠,武漢男人往往將涼蓆竹床擺在戶外的公園、江邊、人行道,不分老少赤膊短褲,睡滿整座武漢城,充分展現武漢敢愛敢恨、直白不做作的城市態度。

上海人人是外國控,北京老外都是中國控

「住」是市民安身之地,城市規劃和建築形式,更是構成城市視覺景觀的主體,是「城市個性」的表現。走進城市的廣場、公園等公共開放空間,可接近市民的平常生活。公共紀念碑反映城市對重要政治社會經濟等的價值觀,與街道的行道樹、休憩椅、街燈和垃圾桶等街道家具,反映了市民的生活美學。商店招牌和街道路標使用多國文字,則是多文化融合的跡象,如上海新四里弄的居民宅,雖然年久失修,顯得殘敗頹廢,然而,依舊可以從褪色的「洋氣」建築中,觀察到十里洋場曾經的輝煌;北京胡同雖然陳舊,卻令人憐惜……,這些可貴的不僅是年代久遠,還有曾經有過的人與事。

觀察市民的「行」,可以衡量城市的社會流動性,了解當地的「城市精神」。城市馬路是行人優先或是汽車霸道橫行,對照了城市的人本價值;而設有自行車專屬的便捷車道,則表現了市民的樂活;老人、幼兒、殘障人士出行的方便,則反映了城市對弱勢族群的同理關懷;而婦女上街的自由開放,則是社會對性別平等的視野。另外,出租車、地鐵、公車的供應量、車款、價格,不只表徵城市的經濟狀況,更是評估城市公共服務及市民生活水準的指標。

「娛樂」是城市最外顯的行為,最容易感受到「城市情緒」。酒吧、咖啡廳、戲院、劇場、街頭藝術,都是城市情緒的表露。譬如上海酒吧樂隊,多半是洋人洋歌,本地樂手只出現在觀光飯店彈古箏、拉二胡;北京酒吧則處處是本土樂團,甚至有老外頭戴瓜皮帽、用中國樂器玩搖滾,因而有俗話說:「上海人人是外國控,北京老外都是中國控。」

尋找臭氣相投的城市氣質,感受魅力

一般人通常從影視、音樂、報刊、出版和道聽途說,形成對某座城市的話印象;可是,唯有親臨現場,親身體驗城市居民的食、衣、住、行和娛樂,才能覺察到城市居民生活的腔調、態度、個性、精神和情緒,真正感受一座城市的魅力。

令人嚮往的城市,通常有著獨特的「城市氣質」,一種與人臭氣相投的「城市氣質」。有的城市甚至吸引人一再舊地重遊,甚至迫使遊人忍不住要移居長住,這股拉扯著讓人離鄉背井的魅力,正是由當地人的生活型態醞釀所出來的「城市氣質」。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3分

  • 人物塑造:4分

  • 主题深度:9分

  • 文字风格:3分

  • 语言运用:6分

  • 文笔流畅:4分

  • 思想传递:7分

  • 知识深度:5分

  • 知识广度:6分

  • 实用性:3分

  • 章节划分:8分

  • 结构布局:5分

  • 新颖与独特:5分

  • 情感共鸣:5分

  • 引人入胜:7分

  • 现实相关:6分

  • 沉浸感:8分

  • 事实准确性:6分

  • 文化贡献:4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5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9分

  • 网站更新速度:5分

  • 使用便利性:9分

  • 书籍清晰度:3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5分

  • 是否包含广告:7分

  • 加载速度:6分

  • 安全性:4分

  • 稳定性:9分

  • 搜索功能:7分

  • 下载便捷性:7分


下载点评

  • 书籍多(193+)
  • 下载速度快(534+)
  • 方便(100+)
  • 藏书馆(80+)
  • 体验还行(331+)
  • 目录完整(345+)
  • azw3(452+)

下载评价

  • 网友 濮***彤: ( 2024-12-20 04:17:40 )

    好棒啊!图书很全

  • 网友 习***蓉: ( 2025-01-05 05:07:18 )

    品相完美

  • 网友 林***艳: ( 2025-01-15 12:18:27 )

    很好,能找到很多平常找不到的书。

  • 网友 印***文: ( 2025-01-12 05:05:26 )

    我很喜欢这种风格样式。

  • 网友 屠***好: ( 2024-12-22 08:08:01 )

    还行吧。

  • 网友 宫***玉: ( 2024-12-25 23:32:57 )

    我说完了。

  • 网友 薛***玉: ( 2024-12-31 09:58:05 )

    就是我想要的!!!

  • 网友 索***宸: ( 2025-01-19 11:37:21 )

    书的质量很好。资源多

  • 网友 蓬***之: ( 2025-01-07 20:45:52 )

    好棒good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