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端书斋 -定力 :中国社会变革的思想基础
本书资料更新时间:2025-01-19 17:22:56

定力 :中国社会变革的思想基础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定力 :中国社会变革的思想基础精美图片
》定力 :中国社会变革的思想基础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定力 :中国社会变革的思想基础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301296523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8-08
  • 页数:暂无页数
  • 价格:66.60
  • 纸张:胶版纸
  • 装帧:精装
  • 开本:16开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5-01-19 17:22:56

寄语:

剖析中国人在社会转型中独特的精神世界,树立文化自信、理论自信;组织管理领域著名学者杨百寅教授耗费十年笔力、沉淀思考之作;厉以宁教授作序推荐


内容简介:

《定力:中国社会变革的思想基础》从文化理念的深层角度,对当下如何走出迷茫,依靠何种“定力”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进行了探究。作者相信,唯有对影响中国当下主要的思想体系进行系统分析,吸取各种思想体系的精华,实现融会贯通,我们的民族复兴之路才会有坚实的思想基础。

贯穿本书的是作者倡导的知识三元论。作者建议,我们要运用“中庸之道”的智慧来防止各种*事件的发生,做到守正、致和与随变;价值观应当是开放、包容和多元的,但主导的价值导向应当清晰和明确。在治理经济方面,应当综合运用道德、政府和市场这三种力量;在治理社会方面,也要综合运用德治、法治和政治这三种治理模式的精华,并根据实际变化不断动态平衡,防止社会治理模式的僵化与失衡。

本书系统地分析了知识的引力、思想的活力、文化的魔力、主义的动力、现实的压力、理性的张力、理想的魅力、变革的阻力以及复兴的定力,为中国当下的转型提供重要思维参考框架和坐标。


书籍目录:

目录

知识的引力/ 001

1 1自然的束缚知识的力量/ 004

1 2思想的构件知识的内核/ 009

1 3论整体思维鉴内在逻辑/ 012

1 4知识之发展螺旋式上升/ 024

1 5知识的活性良知不可缺/ 033

本章小结/ 036

思想的活力/ 037

2 1混沌的世界思想的活力/ 039

2 2析中国社会辨多元思想/ 042

2 3传统的思想稳定与和谐/ 044

2 4西方之理念民主与科学/ 057

2 5社会主义兴革命为公平/ 062

本章小结/ 069

文化的魔力/ 070

3 1文化与教化社会性知识/ 073

3 2文化三层次含义各不同/ 076

3 3探思想文化建分析框架/ 081

3 4文化的意义包含时空观/ 113

本章小结/ 129

主义的动力/ 130

4 1信仰价值观理想乃主义/ 134

4 2整体性思维儒释道合一/ 139

4 3资本逐利润平等为回报/ 148

4 4革命的信仰公平和正义/ 156

4 5中国的特色伟大的理想/ 161

本章小结/ 163

现实的压力/ 164

5 1自然之条件地理之状况/ 166

5 2传统之文化民族性基因/ 170

5 3儒释道文化稳定与秩序/ 176

5 4西学之东渐社会之变迁/ 183

5 5曲折之道路艰难之探索/ 190

本章小结/ 198

理性的张力/ 199

6 1理性的本质过程与结果/ 202

6 2实用的理性和合的逻辑/ 208

6 3功利的理性资本的逻辑/ 216

6 4革命的理性活性的逻辑/ 223

6 5理性的本质不同的范式/ 230

6 6科学的理性认识方法论/ 236

本章小结/ 241

理想的魅力/ 242

7 1理想与信念人类的灵魂/ 244

7 2传统的理想社会之大同/ 255

7 3资本的理想效率与增长/ 259

7 4革命的理想消灭不公正/ 262

7 5复兴的理想现代化社会/ 266

本章小结/ 270

变革的阻力/ 271

8 1化变革阻力仗人心之势/ 273

8 2二元对立论认识简单化/ 276

8 3理想主义者心高又气傲/ 278

8 4现实主义者麻木或盲动/ 280

8 5理性主义者单纯而自负/ 282

本章小结/ 288

复兴的定力/ 289

9 1三源趋合流融合聚定力/ 292

9 2察动态平衡行中庸之道/ 308

9 3理想与现实理性促平衡/ 315

9 4市场与政府道德为共生/ 320

9 5法治与德治政治为引导/ 328

本章小结/ 346

后记/ 347


作者介绍:

    杨百寅博士,江苏省常熟市人,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伟创力讲席教授、领导力与组织管理系主任、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曾荣获国际人力资源开发学会的“杰出学者奖”,他的知识整体理论、中国式领导和高管团队有效性的研究论文和其他多篇学术论文曾分别获得国际学术期刊和研讨会的论文奖。曾任SSCI刊源英文学术杂志《人力资源开发季刊》主编和其他多家学术期刊的编委。曾任教于美国的奥本大学(Auburn University),爱达荷大学(University of Idaho)和明尼苏达大学(University of Minnesota)。

    单许昌博士,安徽省阜阳市人,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助理研究员。获得上海财经大学博士学位、并在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从事博士后工作。曾获研究生国家奖学金,以及上海市优秀毕业生的称号。论文曾获上海市人文社会科学论文类一等奖,并被评选为上海财经大学优秀博士论文。研究方向为经济伦理学、空间经济学、社会治理、组织管理。他在《哲学研究》《财经研究》《战略与管理》《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多篇。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读者朋友或许会对我们之前提出的社会理想产生一些疑问:这些理想太大了,能不能实现?现在这个社会是讲现实的,讲理想有用吗?而且,现实中变革的阻力往往很大,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能实现吗?我们提出中华民族追求的是融合不同思想的价值,包括社会主义的本质——“公平”、中国传统思想的精华——“和谐”,以及市场经济的优点——“效率”。人们不禁要问,融合不同思想可能吗?我们以伟大的哲学家康德对理想的解读来说明其意义,然后具体说明上述社会理想的可行性。康德曾经说过: “人是为了实现更高的理想而生存,理想所固有的使命就是为了实现这一理想,而不是幸福。这个理想作为条件,当然在个人意图之上。”从这句话我们理解到,人与社会的生存不仅仅是为了生存和获得个人的幸福与满足,更是为了某种所谓的“使命”而奋斗。这里面隐含着这样的假设:人不可能单单为了生存而存在,人除了有物质生活的需求,更有精神生活的追求。在社会层面,全体发展(或者俗话说“大家都活得好”)是一个社会持续稳健发展颠扑不破的道理。理想与现实必然有矛盾,理想必定高于现实,因为好的理想不仅仅是指路明灯,更是精神家园。

郑板桥在上述诗句中描写的竹子,之所以有如此的定力,乃是其根深深地立于岩石上、咬定青山不放松使然。我们每一个人就像飘摇航行的一只船,红尘如海,世事沉浮,惊涛拍岸,骇浪滔天。有的人保持足够的定力,心无旁骛,坚定信念,抵达理想彼岸;有的人被过眼云烟所迷惑,走走停停,停停走走,改变航向,到头来期望缥缈无期,信仰被风吹雨打去,精神世界的风帆内空空无几。定力犹如指挥船只的指南针,决定一个人能航行多远,境界能有多高,思想有多精彩,成就能有多大。定力把握人生航向,不让航向偏离理想彼岸;定力守住信仰,不让精神家园的水土流失;定力控制欲望,不让欲望肆虐生命绿洲;定力决定意志,不让迷茫的航程偏离航向。定力使我们超然淡定,耐得住寂寞,守得起孤独,经得起磨难。

一个社会与民族的发展,比个体的成长更为复杂。中华民族,历史弥久,分分合合,生生不息。三教九流,各领风采,诸子百家,各执其端,儒释道文化,融合为主流。华夏文明惠邻里,中庸道德传万古。数千年农耕社会,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长江黄河,抚养了炎黄子孙。三甲子近代风云,中西碰撞,体用之争,家国情怀,延绵了民族精神。百年奋斗谋独立,一心建设为复兴。然环顾天下,依见风雨如晦,尚多雄关险道。全球地缘政治风云变幻,各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丑化虚无,时常制造麻烦;封建余孽,偶尔沉渣泛起。各地自然条件,极不平衡;各人天性相近,习性不同。中国已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已经先富起来,更广大地区、大部分人如何共同富裕?中国社会的发展下一步该怎么走?我们的立国之本是什么?指导我们治理社会的思想基础又应该是什么?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种种实践和政策举措,无不受到之前讨论的三种意识形态和思潮的影响。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曾经被许多国人看作是阻碍中国现代化进程的绊脚石,欲彻底打倒砸烂而后快;但是近年来伴随着中国经济蓬勃发展而兴起的新一轮的“国学热”显示出传统文化很强的生命力,国人也开始重拾民族自信心。发端于西方以市场经济为主体的资本主义思想和实践,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被视为洪水猛兽。然而,面对市场经济所带来的物质文明及西方强势文化,我们在打开国门的时候不得不以“与经济发达国家接轨”的口号来规避意识形态的尴尬和思想文化的困窘。中国的改革开放,首先遇到的是意识形态上的障碍,根本的是姓“社”还是姓“资”的问题。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提出了“不争论”,并且说“不争论是我的一个发明”。邓小平的“不争论”有它的现实意义,纠缠于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争论,不仅无助于问题的解决,还会延误改革良机,成为误国误民的空谈。

改革开放使中国社会蓬勃发展了四十年,经济得到飞速发展,综合国力极大提高,社会制度逐步完善,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当然中国社会还面临种种挑战,其中深层次的挑战是缺乏严谨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意识形态观点的基本思想大相径庭,常常令理论工作者为此争论不休,缺乏思想引领的实践工作者及高层次领导者往往又为贫乏的理论和杂乱无章的现实所困惑苦恼。本书虽然不能全面系统地解答中国社会变革中所面临的重大问题,但试图构建一个分析思考的理论框架,并以兼收并蓄的融合视角探讨新时代三源合流的可能性及逻辑基础。我们坚信中国未来发展需要这样的定力——吸取古今中外优秀思想的精华,博采众长、兼收并蓄、创新发展、自成一家。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编辑推荐

    《定力:中国社会变革的思想基础》的成书源自作者——组织管理领域著名学者、清华大学杨百寅教授——坚实的国学功底、对西方世界和中国社会的深刻洞察。得益于早年接受的系统的数学训练,杨百寅教授有着缜密的逻辑思维;在海外学习工作的十几年让他对西方世界的理解进一步加深;而浓厚的家国情怀驱使着他的研究和思考都紧紧围绕中国的实际问题。

    杨百寅教授认为,中国社会还面临种种挑战,其中*深层次的挑战是缺乏严谨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意识形态观点的基本思想大相径庭,常常令理论工作者为此争论不休,缺乏思想引领的实践工作者及高层次领导者往往又为贫乏的理论和杂乱无章的现实所困惑苦恼。

    《定力:中国社会变革的思想基础》虽然不能全面系统地解答中国社会变革中所面临的重大问题,但试图构建一个分析思考的理论框架,并以兼收并蓄的融合视角探讨新时代三源合流的可能性及逻辑基础。杨百寅教授坚信中国未来发展需要这样的定力——吸取古今中外优秀思想的精华,博采众长、兼收并蓄、创新发展、自成一家。


媒体评论

应对中国改革开放乃至民族复兴过程中的种种挑战,不仅需要实干兴邦的行动,更需要严谨的思想基础。传统观念与思想流派的碰撞往往让人感到莫衷一是,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需要深入提炼成坚实的理论体系,缺乏思想引领的实践工作者以及高层次领导者往往又为贫乏的理论和杂乱无章的现实所困惑苦恼。本书在回顾以儒释道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的同时,传承优秀文化的命脉,汲取古今中西文化之精华。无论从实践需要还是理论发展的角度来看,现在是到了三种文化融合的时候了,融合的文化体系有助于我们从更广阔的视角看待当下种种迷茫,回应各种挑战。我想这本书将会引起更多人的关注,引起更多的讨论,为民族复兴的大业贡献力量。

——厉以宁,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资深教授

本书主要特点是突破了某一学科的边界,对影响当前社会的传统文化、西方文明和社会主义思想进行了系统性的剖析。作者主张萃取各类思想的精华,形成新的三源合流,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坚实的思想基础。

——张一弛,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创新与创业中心执行主任、教授

本书系统地分析了影响中国社会的三种主要思想体系:传统文化、西方文明和社会主义思想,并对中国当前争论较大的几种观点进行了分析。作者在探讨人类的行为时指出,人类的行为受到现实、自由以及理性这三个永不静止的力量的推动,因各种不确定性而生发迷茫,但每个人可以通过平衡以下三个力量来解决,即感知的外部世界和真实经验、被激活的理性以及主导价值观。要想克服迷茫,作者认为需要从三元角度思考问题,动态平衡地看待当前出现的现象,为各界人士的决策提供了坚定的思想理论基础。

——鞠建东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紫光讲席教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前言

走出迷茫 呼唤三元文化融合

经过四十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在经济、社会、政治、文化领域取得的成就堪称世界发展的奇迹。在取得伟大成就的同时,我们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处于这个变革时代的人们往往感到迷茫。例如,我们经济的增长速度放缓是否说明我们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经到了极限?政府、市场及道德习俗对经济行为是否都在一定程度上产生调节作用?如果以上问题的答案是肯定的,那么这三者的动态平衡关系是如何发生的?在互联网时代,非常小的突发事件通过互联网的传播都可能变成一场危机。那么,我们的社会治理方式该如何改变?我们过去成功的经验会不会反而束缚我们的手脚?国际“反全球化”以各种面目出现,并逐渐形成浪潮,我们如何应对这些新的挑战?为了走出现实中的迷茫,我们可以依赖的定力是什么?

应对中国改革开放乃至民族复兴过程中的种种挑战,不仅需要实干兴邦的行动,更需要严谨的思想基础。传统观念与思想流派的碰撞往往让人感到莫衷一是,缺乏思想引领的实践工作者,以及高层次领导者往往为贫乏的理论和杂乱无章的现实所困惑苦恼。因此,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需要深入提炼成坚实的理论体系。

本书作者杨百寅教授和他的学生单许昌从文化理念的深层角度,对这些挑战进行探究,即当下如何走出迷茫,我们依靠何种“定力”为民族伟大复兴而坚定前行。作者相信,唯有对影响中国当下主要的思想体系进行系统分析,吸取各种思想体系的精华,实现融会贯通,我们的民族复兴之路才会有坚实的基础。以儒释道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思想及西方的资本主义文明,是影响当下中国社会发展的三种主导思想。

本书从杨百寅教授提出的知识整体理论角度探讨思想观念体系。感性知识、理性知识及活性知识的互相转化和动态平衡,构成了人类知识螺旋增长的内核,其中,良知作为一种活性知识,是不可缺少的力量。现实中,人们往往重视实践性的感性知识和逻辑性的理性知识的积累,却忽视了价值导向性的活性知识激发功能。不同知识增长模型构成不同的思想体系,人类正是依靠这些具有不同活力的思想观念,应对变化多端的现实中的各种挑战。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哈耶克曾指出:“假如我们掌握现有方式的全部知识,所剩下的就纯粹是一个逻辑问题了。”也就是说,许多错综复杂的社会问题的答案,隐含在人类认识的假设之中。活性知识及知识整体论的提出与完善,无疑为我们深入探析知识结构及其背后的逻辑基础打开了广阔的思想空间。

我认为,市场、政府及道德是经济调节的三个力量。道德力量是超越市场与政府的。市场调节是一只无形的手,政府调节是一只有形的手,道德调节则是介于二者之间的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重要力量。人类社会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曾经既没有市场,也没有政府,但依然存活下来了,而且一直在前进,是什么力量在调节?是道德力量。迄今为止,学术界对习惯与道德调节的探讨远远不够,缺乏坚实的理论基础。可喜的是,以良知为核心的知识三元论为经济管理的三种调节方式提供了有效的理论分析框架。

无论处于何种文化群体的人都要面临来自自然、社会和自身三个领域的挑战,因此要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三种关系。同时,人类的观念与文化体系也是分为三个范畴,既有作为理性知识基本前提的信仰假定范畴,也有反映感性知识的行为意向范畴,同时也有活性的价值导向范畴。

贯穿本书的是作者倡导的三元论。作者指出,人类的行为受到现实、自由及理性三种力量的驱使,因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而生发迷茫。社会发展的核心主题是公正与发展,二者失衡会生发很多悲剧,因此作者建议,我们要运用“中庸之道”的智慧来防止各种事件的发生,做到守正、致和与随变;价值观应当是开放、包容和多元的,但主导的价值导向应当清晰和明确。在治理经济方面,应当综合运用道德、政府和市场这三种力量,忽视任何一种力量,经济发展都会遇到重大问题;在治理社会层面,也要综合运用德治、法治和政治这三种治理模式的精华, 并根据实际变化不断调整,以实现动态平衡, 防止社会治理模式的僵化与失衡。 在知识三元论的基础之上, 作者进而得出上述结论, 值得细读慢品。

本书不仅分析角度新颖、内容丰富,而且在回顾以儒释道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的同时,传承优秀文化的命脉,汲取古今中西文化之精华。无论从实践需要还是从理论发展的角度来看,现在是到了三种文化融合的时候了,融合的文化体系有助于我们从更广阔的视角看待当下种种迷茫,回应各种挑战。我想这本书将会引起更多人的关注,引起更多的讨论,为民族复兴的大业贡献力量。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

资深教授

厉以宁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4分

  • 人物塑造:5分

  • 主题深度:5分

  • 文字风格:6分

  • 语言运用:5分

  • 文笔流畅:3分

  • 思想传递:4分

  • 知识深度:5分

  • 知识广度:9分

  • 实用性:7分

  • 章节划分:5分

  • 结构布局:4分

  • 新颖与独特:4分

  • 情感共鸣:4分

  • 引人入胜:7分

  • 现实相关:9分

  • 沉浸感:8分

  • 事实准确性:9分

  • 文化贡献:9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6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4分

  • 网站更新速度:3分

  • 使用便利性:8分

  • 书籍清晰度:8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7分

  • 是否包含广告:3分

  • 加载速度:8分

  • 安全性:6分

  • 稳定性:4分

  • 搜索功能:6分

  • 下载便捷性:9分


下载点评

  • 实惠(659+)
  • 博大精深(456+)
  • 下载快(312+)
  • 无颠倒(272+)
  • 速度慢(657+)
  • 可以购买(650+)
  • 推荐购买(328+)
  • 赞(508+)
  • 无盗版(281+)

下载评价

  • 网友 温***欣: ( 2025-01-18 22:45:46 )

    可以可以可以

  • 网友 相***儿: ( 2024-12-26 10:08:54 )

    你要的这里都能找到哦!!!

  • 网友 孙***夏: ( 2024-12-25 21:51:39 )

    中评,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 网友 芮***枫: ( 2025-01-08 19:19:15 )

    有点意思的网站,赞一个真心好好好 哈哈

  • 网友 权***波: ( 2025-01-17 09:43:33 )

    收费就是好,还可以多种搜索,实在不行直接留言,24小时没发到你邮箱自动退款的!

  • 网友 谭***然: ( 2025-01-14 08:41:39 )

    如果不要钱就好了

  • 网友 益***琴: ( 2024-12-21 15:19:16 )

    好书都要花钱,如果要学习,建议买实体书;如果只是娱乐,看看这个网站,对你来说,是很好的选择。

  • 网友 步***青: ( 2025-01-12 18:19:38 )

    。。。。。好

  • 网友 苍***如: ( 2025-01-17 09:49:22 )

    什么格式都有的呀。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