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裁剪实训教材(第2版)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立体裁剪实训教材(第2版)电子书下载地址
内容简介:
立体裁剪是服装设计的一门专业课程,是注重实训的课程。本书共二十单元,每单元4课时。第一~第十一单元为基本操作部分,第十二~第二十单元为成衣实例设计部分。基本操作部分重在基础手法的细节说明与规范要求,包括原型的立体裁剪、基本造型方法的操作过程与要求、局部造型的操作方法与变化技法;成衣实例设计部分强调对局部造型的综合应用,包括半身裙、上装、连衣裙、礼服、表演服等立体设计的全过程。全书内容完整,款式新颖,特点突出,可操作性强。
本书可作为服装专业大专院校的专业教材,也适用于广大服装设计人员和技术人员阅读参考。
书籍目录:
第一单元 立体裁剪概述
一、材料准备
二、工具准备
第一节 立体裁剪基础知识
一、立体裁剪的形成及发展
二、服装结构设计的两种方法
三、立体裁剪需要的知识基础
第二节 立体裁剪常用工具及材料
一、立体裁剪前需要准备的材料
二、立体裁剪常用工具
三、大头针的使用方法
第三节 立体裁剪操作过程
一、操作过程
二、立体裁剪的准备
第四节 人台相关知识
一、标准人台
二、人台的分类
三、人台准备
课后练习
第二单元 原型立体裁剪
一、知识准备
二、材料准备
三、工具准备
第一节 裙片原型立体裁剪
一、款式说明
二、操作步骤与要求
第二节 衣片原型立体裁剪
一、款式说明
二、操作步骤与要求
第三节 袖片原型立体裁剪
一、款式说明
二、裁剪
三、做记号
四、别合
五、装袖
六、检查
七、拷贝
课后练习
第三单元 立体裁剪塑型方法一——收省与分片
一、知识准备
二、材料准备
三、工具准备
第一节 收省的应用
一、前中收省(位置变化)
二、不对称省道(位置变化)
三、弧形省(形状变化)
四、多重省(数量变化)
第二节 分片的应用
一、公主线分割(结构性分割线)
二、公主线位置弧线分割(装饰性分割线)
课后练习
第四单元 立体裁剪塑型方法二——折裥与抽褶
一、知识准备
二、材料准备
三、工具准备
第一节 折裥的应用
一、折裥的基本操作方法
二、肩位顺裥
三、前中交叉裥
第二节 抽褶的应用
一、褶的基本操作方法
二、褶袖
三、垂领
课后练习
第五单元 衣片立体裁剪一——省、褶、裥的应用
一、知识准备
二、材料准备
三、工具准备
第一节 交叉型省道衣片立体裁剪
一、款式说明
二、操作步骤与要求
三、课堂练习
第二节 前中抽褶衣片立体裁剪
一、款式说明
二、操作过程及要求
三、课堂练习
第三节 腰省位折裥式衣片立体裁剪
一、款式说明
二、操作步骤与要求
三、课堂练习
课后练习
第六单元 衣片立体裁剪二——分割线等造型方法的应用
一、知识准备
二、材料准备
三、工具准备
第一节 分割线的应用
一、款式说明
二、操作步骤与要求
三、课堂练习
第二节 无省衣片立体裁剪
一、款式说明
二、操作步骤与要求
三、课堂练习
第三节 花式衣片立体裁剪
一、款式说明
二、操作步骤与要求
三、课堂练习
课后练习
第七单元 领片立体裁剪一——无领、立领、翻领
一、知识准备
二、材料准备
三、工具准备
第一节 无领造型立体裁剪
一、一字领
二、钻石领
第二节 立领造型立体裁剪
一、合体型立领
二、前中下落型立领
三、夸张型立领
第三节 翻领造型立体裁剪
一、款式说明
二、操作步骤与要求
三、课堂练习
课后练习
第八单元 领片立体裁剪二——平领、驳领、花式领
一、材料准备
二、工具准备
第一节 平领造型立体裁剪
一、款式说明
二、操作步骤与要求
三、课堂练习
第二节 驳领造型立体裁剪
一、款式说明
二、操作步骤与要求
三、课堂练习
第三节 花式领造型立体裁剪
一、荷叶领
二、垂领
课后练习
第九单元 袖片立体裁剪一——方袖窿、两片袖、插肩袖
一、知识准备
二、材料准备
三、工具准备
第一节 方袖窿立体裁剪
一、款式说明
二、操作步骤与要求
三、课堂练习
第二节 两片袖立体裁剪
一、款式说明
二、操作步骤与要求
第三节 插肩袖立体裁剪
一、款式说明
二、操作步骤与要求
三、课堂练习
课后练习
第十单元 袖片立体裁剪二——连身袖与花式袖
一、材料准备
二、工具准备
第一节 连身袖立体裁剪
一、款式说明
二、操作步骤与要求
三、课堂练习
第二节 花式袖立体裁剪
一、泡泡袖
二、花瓣袖
三、宝塔袖
四、宽肩袖
课后练习
第十一单元 特殊造型立体裁剪
一、知识准备
二、材料准备
三、工具准备
第一节 简单几何形的塑型
一、圆与椭圆
二、正方形
三、三角形
四、月牙形
第二节 面料的二次设计与应用
一、抽缩
二、折叠
三、压痕
四、绗缝
五、席编
第三节 局部造型立体裁剪
一、绳带类
二、花边类
三、花饰类
四、蝴蝶结
课后练习
第十二单元 半身裙立体裁剪一
一、知识准备
二、材料准备
三、工具准备
第一节 低腰育克褶裥裙立体裁剪
一、款式说明
二、操作步骤与要求
三、课堂练习
第二节 圆裙立体裁剪
一、款式说明
二、操作步骤与要求
三、课堂练习
第三节 鱼尾裙立体裁剪
一、款式说明
二、操作步骤与要求
三、课堂练习
课后练习
第十三单元 半身裙立体裁剪二
一、知识准备
二、材料准备
三、工具准备
第一节 折裥裹裙立体裁剪
一、款式说明
二、操作步骤与要求
三、课堂练习
第二节 辐射折裥裙立体裁剪
一、款式说明
二、操作步骤与要求
三、课堂练习
第三节 双环折裥裙立体裁剪
一、款式说明
二、操作步骤与要求
三、课堂练习
课后练习
第十四单元 上装立体裁剪
一、知识准备
二、材料准备
三、工具准备
第一节 花式领上装立体裁剪
一、款式说明
二、操作步骤与要求
三、课堂练习
第二节 蝴蝶造型上装立体裁剪
一、款式说明
二、操作步骤与要求
三、课堂练习
课后练习
第十五单元 连衣裙立体裁剪
一、知识准备
二、材料准备
三、工具准备
第一节 旗袍立体裁剪
一、款式说明
二、操作步骤与要求
三、课堂练习
第二节 腰线分割式连衣裙立体裁剪
一、款式说明
二、操作步骤与要求
三、课堂练习
课后练习
第十六单元 简单造型类礼服立体裁剪
一、知识准备
二、材料准备
三、工具准备
第一节 吊带式花瓣小礼服裙立体裁剪
一、款式说明
二、操作步骤与要求
三、课堂练习
第二节 月牙形层叠装饰礼服裙立体裁剪
一、款式说明
二、操作步骤与要求
三、课堂练习
课后练习
第十七单元 婚礼服立体裁剪一——层叠式婚礼服
一、知识准备
二、材料准备
三、工具准备
层叠式婚礼服立体裁剪
一、款式说明
二、操作步骤与要求
三、课堂练习
课后练习
第十八单元 婚礼服立体裁剪二——曳地式婚礼服
一、知识准备
二、材料准备
三、工具准备
曳地式婚礼服立体裁剪
一、款式说明
二、操作步骤与要求
三、课堂练习
课后练习
第十九单元 表演服立体裁剪一——横向分割式表演服
一、知识准备
二、材料准备
三、工具准备
横向分割式表演服立体裁剪
一、款式说明
二、操作步骤与要求
三、课堂练习
课后练习
第二十单元 表演服立体裁剪二——民族风格表演服
一、知识准备
二、材料准备
三、工具准备
民族风格表演服立体裁剪
一、款式说明
二、操作步骤与要求
三、课堂练习
课后练习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针插的缝制
一、备料
二、缝制
附录二 手臂的缝制
一、手臂平面图
二、裁剪
三、装手臂
作者介绍:
刘锋:太原理工大学轻纺工程与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基础理论——
立体裁剪概述
课程名称:立体裁剪概述课程内容:1.立体裁剪基础知识
2.立体裁剪常用工具及材料
3.立体裁剪操作过程 4.人台相关知识上课时数:4课时教学提示:本单元介绍关于立体裁剪的基础知识,可以结合服装
史讲解,使学生具有感观认识。立体裁剪需要的知识基础必须强调,其应用贯穿全书,是学生掌握立体裁剪的基础。面料的准备与大头针的使用方法作为操作的起步,一定要规范。人台标记带贴附的准确性关系造型的平衡与稳定,需要高度重视。要学好立体裁剪,要打好基础,引导学生不可急于求成。
教学要求:1.使学生了解立体裁剪的特点。
2.使学生了解相关的基础知识。
3.使学生熟悉常用工具,重点是大头针的使用方法。 4.使学生掌握整理面料的方法。
5.使学生明确贴附标记带的要求,并能准确操作。
第一单元 立体裁剪概述
【准备】
一、材料准备
平纹白坯布,50cm×50cm;标记带一盘。
二、工具准备
1. 所需工具
熨斗、软尺、方格尺、曲线尺、剪刀、大头针及针插、铅笔、彩色铅笔、描线器等。
2. 人台准备
半身标准人台。
第一节 立体裁剪基础知识
立体裁剪作为服装塑型的一种高级手段,因其直观、富于变化、能够直接表达设计者意图等特点,已经为世界各地的服装设计者广泛使用。但立体裁剪并不是伴随服装出现就形成的。
一、立体裁剪的形成及发展
最早的服装只是将面料直接固定或缠绕于人体,以达到蔽体与装饰的目的。这类服装
只有必要的穿脱结构,而没有考虑人的体型,所以不存在结构分解,也无须裁剪,如古希
腊的基同和古罗马的托嘎。这是服装发展的非成型阶段。
随着服装文化的发展和各地间相互渗透,服装造型渐趋合体,但也只是利用一些简单
的平面裁剪(直线式分割结构)来塑造较为合体的造型,如哥特时期的考特。这是服装造
型发展的半成型阶段。
推进到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服装首先脱离了古代文明的平面造型模式,出现了
强调人体立体感的服装造型——突出胸部、收紧腰身,拉开了服装造型成型阶段的序幕。
这类造型正是基于人体直接塑造而成,也就形成了最早期的立体裁剪。
经过巴洛克、洛可可时代至近代,立体裁剪逐步提高完善,直至现代,科技水平大大
提高,立体裁剪工具的改进和材料的更新,使这种方法日渐成熟。众多名师不断创造出各具特色的优美造型,令人叹服。只是现代的立体裁剪并不仅仅是人台上的直接操作,还包括运用一定的平面技术进行调整与修正,这两者的有机结合使得立体造型更趋完美。
二、服装结构设计的两种方法
从日常生活中我们知道,任何立体表面都可以经过合理分解,转换为多个形状不一定相
同的平面。换言之,将一些特定的平面形状有序地连接组合,便可以塑造成一定的立体造型。
服装可以看做人体这个复杂多面体的表面,其所需材料又是平面的,所以必然经过平
面组合而成型。不同造型需要不同的平面,不同平面组合成不同的造型。平面形状及大小
决定立体造型。当设计师需要特定的造型时,与之对应的平面是必须明确的,确定这些平
面也正是服装结构设计的内容与目的。
为得到准确而可靠的平面,结构设计中常用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平面裁剪法,另一
种是立体裁剪法。这两种方法目的相同,区别在于操作顺序的不同。平面裁剪法是在审视
效果图的基础上,凭借一定的服装平面知识与经验,直接给出平面图,进而成型,进行立
体检验确认,对比效果图进行修正;立体裁剪法则是模仿效果图,直接用布料在人体(人
台)上塑型,完成造型后将各个成型部分还原为平面裁片,拷贝后即得到平面图。这两种
方法各有所长,但不是泾渭分明的,而是平面中有立体,立体中也不能缺少平面。
(一)立体裁剪相对于平面裁剪的优势
1. 准确
直接以人体为基础进行塑型,可以准确把握造型,达到设计要求。
2. 直观
塑型过程可谓“立竿见影”,便于设计者充分表达创意,可以根据效果随时调整造型、比例与松量,在创作中不断引发设计灵感,体会特殊效果的微妙变化,而且设计师会很有成就感。
3. 便于把握复杂造型
对于一些夸张、复杂或不对称造型的处理,对立体裁剪法来说更容易实现。
4. 帮助树立造型观念
通过立体裁剪得到平面图,可以帮助认识、理解人体,建立立体与平面间的对应关系,体会“造型决定结构”的服装技术理念,积累平面结构设计经验,培养对设计线造型与比例的良好感觉。
(二)立体裁剪相对平面裁剪的劣势
1. 对操作者要求高
立体裁剪时要求操作者具备相应的设计能力和平面结构知识基础,熟练掌握各种操作方法与技巧,初学者难以胜任。
2. 操作过程复杂
不同部位、不同造型需要不同的处理方法,每一部分用料纱向及大头针的固定方法都很讲究,各部分都必须细致操作,否则会因操作不当而影响效果,且得到的平面图需经过较多程序、较长时间。
3. 操作条件要求高
一般情况下,要做好立体裁剪,需要标准的人台和较大量的坯布以及一些专用工具和材料,成本较高。相比之下,当成品造型复杂且要求高时以立体裁剪法为主,当成品为常见造型时多以平面裁剪法为主,在很多情况下,需要两者综合完成塑型。
三、立体裁剪需要的知识基础
立体裁剪是基于人体的立体造型方法,不仅需要设计的灵感、造型的美感等艺术基础,还要求服装适合人体、美化人体,因此需要一定的服装专业知识基础。
(一)认识理解人体
要使服装造型适合人体,必须首先了解人体结构特征。人体是一个复杂的多面立体,需要将其合理分解为多个小的平面,面与面之间的分界线便是人体特征线,线与线的交点便是人体特征点,那么基于人体特征点与线的曲面分割是最合理的分解,这些点与线也就成为立体裁剪中选择结构线位置的重要依据。
(二)合理分配服装放松量
服装相对于人体需要一定松量,这是人体基本活动的需要,也是一定造型的需要。但放松量在各部位分配量的不同,将对造型产生影响。把握好放松量的分配,使服装更具立体感,这也正是高品质服装的结构技术核心。放松量分配的总原则为:相应人体表面转折部位所占比例大,活动部位所占比例大。
(三)注意面料的纱向
面料纱向很大程度上决定面料的特性,如垂感、光泽等,而这些特性也直接影响成品的效果。一般情况下,立体裁剪时裁片的经纱方向与人台纵向中心方向一致,以保证衣片的对称平衡,使造型均匀。为保证纱向的准确,立体裁剪中所有用料需要撕取。
服装是立体的,要实现其最佳效果就需要用立体裁剪。立体裁剪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而且是井然有序的。只要遵从其规律,就可以尽情地发挥想象力,创造出无穷无尽的、美的立体造型。
第二节 立体裁剪常用工具及材料
立体裁剪需要一些专用的材料和工具(图1-1),下面分别说明使用方法及要求。
图1-1 立体裁剪常用工具及材料
一、立体裁剪前需要准备的材料
立体裁剪需要用到的材料有以下几种:
1. 面料
为降低成本,一般采用平纹本白色棉坯布,棉布的纱支数在15~30tex之间,以便适应实际用料不同厚度的需求。特别强调应选择平纹织物,若选择专用色织方格(10cm×10cm)坯布则更为理想,可以清晰地看到面料纱向,保证成衣效果。如果实际用
料极薄或是针织类面料,立体裁剪时应该准备相类似的面料。
2. 棉花
主要用来填充人台的手臂和针插,另外在补正体型或满足设计需要、突出某一部位时也要用到。
3. 标记带
在进行立体裁剪前,应该在人台的某些特殊位置贴附标记,需要专用的色胶带;也可用棉质织带代替,但固定时需要专用大头针,不如胶带方便。为了醒目,标记带要与人台颜色有明显区别,使人台覆盖布料后仍能清楚地看到其位置。如人台为白色时,一般选择红色或黑色标记带。标记位置往往多为曲面,因此标记带不宜过宽、过厚,一般宽度为
0.3 ~ 0.4cm。
4. 绘图纸
立体裁剪是直接用面料在人台上操作,取得衣片轮廓及内部结构线,但每个衣片都需要拷贝到绘图纸上制成样板,以便实际裁剪时使用,所以绘图纸也是不可缺少的。
5. 棉线
有色粗棉线,缝在面料上做纱向标记,最好选用醒目的颜色,如红色、蓝色等。如果使用色织专用方格棉布(面料上已经有明确的纱向线),则无须做纱向标记。
二、立体裁剪常用工具
1. 人台
人台是静态的服装载体,立体裁剪时需根据设计要求适当选择。
2. 熨斗
立体裁剪用的面料要求平整,经纬纱向正直,所以在使用前必须进行整烫。为防止面料缩水变形或变硬,一般不宜使用蒸汽或加水,应该用熨斗以合适的温度干烫。
3. 尺类
(1)软尺(皮尺)。一般操作中需要准确定位或有对称性等要求时,需要使用软尺测量。另外,软尺末端卷起并加吊重物,还可用来确定铅垂方向(相当于重锤)。
(2)
方格尺。即打板尺,衣片确定后,用来修正衣片样板轮廓线。
(3)
曲线尺。用于准确画出某些部位的曲线轮廓。
4. 剪刀
准备一把适用的大剪刀非常必要,立体裁剪中经常需要修剪。另外,还需要一把便于剪纸和线头的小剪刀。
5. 大头针及针插
立体裁剪使用专用大头针,不锈钢材质,长约3.5cm,直径约0.05cm。操作时需要大
量的大头针,操作前插在针插上。针插一般套于左手手腕上,方便随时取用。针插可以自
己制作,具体方法见附录一。
6. 铅笔
普通铅笔用来绘制样板,彩色铅笔用于操作中做标记或在面料上画线。
7. 描线器
拷贝确认后的衣片轮廓需用描线器。描线器有尖齿和圆齿两种,为保护拷贝样,由纸样拷贝布样时用尖齿描线器,由布样拷贝纸样时用圆齿描线器。
三、大头针的使用方法
立体裁剪中大头针是必不可少的,衣片与人台的固定、衣片间的连接、省的叠合、特殊部位的标记等都要用到。
(一)用针的基本原则
正确使用大头针,是进行立体裁剪的一项基本要求。不正确或不恰当的别针方法不仅影响造型效果,还会影响效率。用针的基本原则是连接平服牢固,方便操作,不影响造型。首先,要做到疏密得当。直线部位用针间隔较大(约5~6cm),弧线部位稍密(约3cm),但间距都应保持相对均匀,否则会干扰造型线。其次,要根据部位和造型的不同,选择适当的别针方法。
(二)点固定
立体裁剪操作时,首先需要将面料按照一定的纱向要求与人台在关键点处固定。常用
的方法为V 型固定,即将两个大头针以一定角度在相邻的点位入针,斜向插入半个针长(图
1-2)。这样固定后,布料上下左右都不会发生位移。如果需要临时固定,也可以采用单针
斜向插入的方法,但只能保证布料单方向的稳定,由于操作方便,造型过程中也经常用到。
操作时,一般先进行前、后中线的固定,
只需要进行右半部分的立体裁剪时,固定点应
该在中线左侧1~2cm处,以保持中线处衣片
与人台间留有松量,与实际着装状态相符。需
要左右片连裁时,固定位置在中线标记带左侧
或右侧任选。其他轮廓线位置的固定选择轮廓
线交点内角处为宜,以方便后续的修剪。图
1-2 所示为前中线上的点固定,位置距前中线
1~2cm(前中线要求),颈根围线下1cm(轮
廓线要求,不妨碍修剪领口)。
任何位置的固定,操作时入针位都应该避
开标记带。一般情况下不允许将全针垂直插入人台,此法固定后布料与人台贴合紧密,失
去松量空间,与实际穿着状态不符。服装与人体间相对稳定的位置关系不能依靠大头针来
保证,而是结构设计中应该考虑的。
(三)别合方法
立体裁剪时,常用的裁片连接针法有四种,如图1-3所示。每种方法都要求由净线位(止口)入针,入针距离不宜过大,为0.3~0.5cm,针尖露出部分控制在0.5cm左右,即大头针的利用长度约为总长的13,这样既能保证布料平服,又可提高效率。
1. 折别法
将造型线一侧衣片折净后压在另一衣片净缝线上用针挑缝,该针法使折边分割线露于表面,可以很容易地判断该线条是否准确美观,且方便调整。这种针法别合后可带针试穿,
图1-3 大头针的别合方法
折边线即为最终缝合位置,是立体裁剪最常用的一种方法。根据针与止口形成角度的不同,又分为直别、斜别、横别三种情况。
2. 掐别法
多用于临时固定,操作时将两层布料用手指尖掐起,留出需要松量后用大头针固定。针的位置即为最终缝合位置。例如肩缝、省的临时固定。
3. 搭别法
两衣片重叠在一起,在重叠部位将两层布料一起穿透固定。该针法连接平服,最终缝合位置可确定在两层布料搭接的任何位置。例如领下口与衣片领口的固定。
4. 挑别法
操作时,由其中一片布料的折边上入针、出针,针尖挑透另一片布料,穿出再刺入始
针布料折边上,类似于手针的串缝针法。使用此方法时,需要根据折边造型,调整连续出
入针数,一般可有三四次,弧度较大部位不宜超过三次。该针法适用于不等量连接,可随
时调整吃量,所以常用于绱袖。出入针处即为最终缝合位置。
此处特别强调:四种针法都作为连接针法,所以不能别在人台上。一般为安全起见,
无论采用哪种别法针尖都应尽量朝下。
(四)应用
实际操作时,应根据连接部位的要求选择合适的别针方法,使用最多的是折别法。一
般情况下,折别的起始针与结束针应该在净缝线处,且与轮廓线平行;中间针要求方向一
致,间距均匀。当别合区域较大时,需要先别合中间对位点,再分别向两端捋顺后横别轮
廓线起点与终点,确认各区域对应线等长、轮廓线顺直后,再等间距平行别合。
省的别合略有不同,省尖处应该直别,针尖连续出入两次后指向省尖,如图1-4所示。固定阴裥时,单针连续出入两次,分别固定两侧,针的方向与阴裥垂直。折边的固定需要别合上口,且要求针的方向与止口垂直,不能影响止口造型,如图1-5所示。
图1-4 省的别合方法图1-5 阴裥及底摆的固定
第三节 立体裁剪操作过程
一、操作过程
(一)立体裁剪准备
1. 所需工具及材料
所需工具及材料的准备参见第二节。
2. 款式图
准确反映人体比例的款式图,要求结构清晰,符合穿着要求。
3. 选择人台
根据款式需要,选择号型适合的标准人台。为方便操作,人台特征部位应该贴附标记带。
(二)实际操作
1. 结构线定位
根据款式要求,在有结构线的位置(如分割线、省等)贴附标记带,以便操作时准确处理。
2. 立体裁剪
(1)取料。根据要求撕取适量面料,烫平、整方,并做好经、纬纱向标记线,备用。
(2)裁片。将面料覆于人台上,使布纹标记线与相应人台标记线重合,并在关键部位别针固定。
例如,前片有胸围线(纬向)、前中线(经向),后片有肩胛线(纬向)、后中线(经向)。保证布纹方向准确,将面料依次捋平、捋顺,留出必要的放松量后将多余部分在预定位置收省,使衣片合体。
(3)做标记。将衣片关键点(轮廓线、省等)做记号(十字标或“◎”拼接符号)。
(4)
拷贝衣片样板。将衣片从人台上取下,展开平放于图板上,连接各关键点记号,得到衣片轮廓线,并适当修正不顺直部位,留足缝份后修剪掉多余部分。用描线器将衣片所有标记拷贝到图纸上,得到所需的衣片样板。
(5)检查衣片。将修正后的衣片重新别合后穿于人台上,进行整体检查,检查内容如下。
①纱向正确。每个部位都有明确的纱向要求,排除松量不适的前提下,调整省量分布使其符合要求。
②检查各部位松量。适度的松量是成衣必需的,可以自然地表现人体的比例与形态。松量过小会使局部出现抽皱,合缝不能自然合拢;松量过大会使局部出现垂坠、松褶,使布纹方向被拉(放)而不符合要求。
③造型线的顺直。各部位造型线应顺直流畅,而且强调立体状态。平面与立体的差异往往导致平面顺直而实际造型中出现问题,必须以立体效果为准进行修正。
④比例及局部设计要正确反映设计效果。整体分割比例,局部褶、省、袋等的位置、数量及造型等都应该与效果图一致。
(6)
样板的确定。根据检查中的调整量相应地修正图样,拷贝到图纸上,得到准确的样板待用。
二、立体裁剪的准备
(一)面料的选择与整理
立体裁剪所用的面料在材料、组织等方面都有其特殊要求。
1. 面料的选择
立体裁剪时多用与实际面料厚度接近的本白色棉坯布或其他棉质平纹布料。常用棉布为15~30tex(40~20英支),由薄到厚对应实际面料适当选择。
立体裁剪对面料纱向使用要求很高,为保证纱向准确,多选用平纹织物。平纹织物不仅可以很清晰地看到经纬向,操作时也较容易按纱向缝入彩色标记线或画出纱向线(专用色织方格布则不需要)。
2. 纱向要求
面料的外观及垂感等特性除了与原材料有关外,还与纱向有密切关系。非弹性面料的纱向特性一般为:经纱向画线捻度大,强度最大,弹性最小,顺经纱方向悬垂性较好,造型稳定;纬纱向画线捻度较小,强度较差,弹性比经纱略大,顺纬纱方向垂感最差,保型性也较差。正斜向是经纬纱间45°方向,此方向面料弹性最大,保型性也最差,当设计要求既体现形体曲线又不加入省道时,通常采用正斜向纱向。
如果纱向有问题,服装穿着时会出现扭曲、松垂或拉皱现象,如下摆不齐、波浪不匀等,这些并非平常认为的结构问题。
通常需要保证经纱正确的部位有上衣的前中线、后中线(后片无拼接)、背宽线(后中拼接)、袖中线,裤子的前、后烫迹线。纬纱必须保证正确的部位有上衣的胸围线(上衣前片)、肩胛线(上衣后片),裤子的臀围线(裙、裤)等。
3. 面料的整理
立体裁剪要求面料经纬纱向垂直,一般情况下,由于织造过程中受力原因,面料都有一定程度的纬斜,所以使用前必须进行整理。
(1)去边。布边一般比较紧,影响面料的平服,所以应该将其去掉。布边两侧约2cm
宽处打剪口,撕去布边(布边可留做带子或包边)。撕去布边后,经纬向容易混淆,建议顺经纱方向画线做记号。
(2)拉直。熨斗干烫面料,先将折印烫平,观察四边是否顺直,如有凹进部位,须一手压住该部位,另一手斜向用力拉出,矫正整条边为直边,如图1-6所示。
面料四角都应为直角,如果不呈直角,在两侧纬边两人顺两个钝角方向用力拉,使布边相互垂直。整理后的布边如图1-7 所示。
(3)推平。如图1-8、图1-9 所示,将面料沿经(纬)向对折,两角分别对齐,如果
面料中间出现褶皱,需要用熨斗向反方向推,直至褶皱消失,表明面料经纬向已调整好,可以使用,顺经向折叠后悬于人台备用。
(二)标记带的使用
立体裁剪时,为便于把握造型与结构,需要在人台表面特征线的位置贴附醒目(多用红色或黑色)的专用胶带作为标记,简称贴条。
专用标记带宽度约0.4cm,略有伸缩性,故使用时不宜太紧(伸长变形),避免一定时间后因长度回缩而浮起,尤其在人台曲面部位贴附时注意留足长度。同时注意标记带也不宜留长度松量,否则会出褶,影响顺直。人台上经常需要贴附曲线,可以提前在干净的玻璃板上将直条拉伸为弧线(类似于归拔),定型一段时间后再贴于人台上,既方便操作又可保证线条圆顺。
也可用即时贴切条代替专用胶带,只是牢度较差,使用中容易脱落。
第四节 人台相关知识
人台作为立体裁剪的首要工具,使用之前需要了解其相关知识。
一、标准人台
作为立体裁剪的首要工具,模拟人体可以使设计师直接塑型。既然是模拟人体,那么
人台就需要尽可能具备和接近人体所具有的特征,以保证立体裁剪结果的准确性。但也并不是强求人台必须与真人一样,适当的简化人体表面不仅可以降低立体裁剪的操作难度,而且有助于美的塑型,最理想的人台一般称为标准人台,如图1-10所示。
标准人台应该具备正确而优美的比例,进而辅助创造美的服装造型;还应该适度表达人体表面的凹凸感,但不需要很突出,以增强人台广泛的适用性。使用中,可依据流行或设计需要进行局部调整。此外,人台的表布不宜太硬或太滑,应该接近皮肤的特性——平滑而有弹性,内壳与表布间应有适当厚度的垫层,以便于插针。
二、人台的分类
随着工业的发展,人台种类也不断丰富,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体型的人台已经出现,以适应不同着装主图1-10 标准人台体的需求。
(一)按用途分
人台有立体裁剪用、成品检验用和陈列用(图1-11)
等种类。
(二)按主要适用服装种类分
有裸体人台和工业人台两类。裸体人台与人体相似度较高,用于制作内衣和合体型服装;工业人台主要部位已经加入一定松量,多用于进行外套的立体裁剪和成品检验,使服装立体效果更接近实际穿着状态。
(三)按部位分
1. 全身式人台
可用于各类服装的立体裁剪,但价格昂贵,不适合教学和普通生产用。
2. 连身式人台
带有局部下肢,可用于各类服装的立体裁剪,与全身式人台相比价格较低,可用于教学和普通生产,如图1-12 所示。
3. 半身式人台
不带下肢部分,是最常用的一类,可用于上衣、连衣裙、半身裙等的立体裁剪,如图1-13 所示。
图1-12 连身式人台图1-13 半身式人台
(四)按性别、年龄分
有男体人台、女体人台和童体人台。
(五)按比例分
实际操作使用的大多都是1∶1人台,为服装设计课程教学方便,院校也用1∶2小人台(图1-14)供学生练习造型、启发设计灵感、检验设计的可行性等。
另外,不同国家或地区、各民族的人体体型特征也各不相同,所以各地都有本地区人群的适用人台,各国都在研究开发更适用的人台。我国虽然人台工业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发展进步显著。
三、人台准备
为操作准确方便,人台在使用之前应该做好相关准备工作,包括标记带的贴附、手臂的缝制(参见附录二)及体型补正等。
(一)贴附标记带
人台有不同型号,使用时应该根据需要适当选用。人台高度一般以与操作者肩部同高为宜。人台使用中应保持竖直和稳固,避免因标记带错位而导致裁片变形。标记带作为衣片结构线定位的依据,应该与人体表面特征线一致。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1. 颈前、后中点定位
分别在人台前、后肩部水平量取颈前中点FNP、颈后中点BNP,并用大头针记录准确位置,如图1-15、图1-16 所示。
图1-15 定位颈前中点图1-16 定位颈后中点
2. 前、后中线定位
如图1-17所示,确认支架及人台底面稳固且水平后(也可以将人台置于水平桌面上),将皮尺下端加重物(重锤),上端对齐FNP固定,皮尺自然垂下即为前中线,用大头针记录垂线位置;用同样方法确定后中线位置。特别注意,操作者应正对前中线标记线,具体要求是操作者正面与人台标记带所处面平行,且标记带与操作者前中线所在的纵向面与操作者正面垂直,如图1-18所示。对于人台上某一纵向线,操作者正对的位置是唯一的,而且不同位置的纵向线,具有不同的正对方位。只有处在正对方位观察,标记带才是竖直线。
人体截面
操作者
图1-17 确定前中线图1-18 正对方位示意图
3. 贴附前、后中线
先从卷盘上拉出约20cm标记带(过长易绞缠),左手比齐记号将标记带轻贴于人体表面,右手继续少量放出标记带,左手跟进确定标记带走向。注意,右手不宜用力拉紧标记带。退后1m正面观察人台,如果需要局部调整,用大头针插入标记带下,上下滑动理顺;确认无误后,用手指将标记带压实,尤其是腰部,如图1-19所示。同样方法贴附后中线标记带。前、后中线确定后,需复核各围度尺寸(水平测量),确认左右是否对称。
4. 贴附胸围线
胸围线是经过胸高点(BP)的水平线。确定人台右侧胸高点,用大头针记录位置;如图1-20所示,与胸高点等高固定方格尺,平稳转动人台一周,用大头针图1-19 贴附前中线标记带
图1-20 定位胸围线
全方位记录等高点,参照前中线贴附方法与要求,沿记号贴附胸围线标记带。注意,两胸高点间标记带要压实。
5. 贴附腰围线
腰围线是腰部最细处的水平线。正面观察人台,确定右侧腰部最细处并做记号,用与定位胸围线相同的方法水平定位腰围线位置(方格尺需要水平固定于等高处),贴附标记带。
6. 贴附臀围线
臀围线是经过臀部最丰满处的水平线。侧面观察人台,确定右侧臀部最高点并做记号,或沿前中线以腰节线向下18~20cm定位其位置,用与定位胸围线相同的方法定位臀围线,贴附标记带,如图1-21所示。注意,臀围线位置不宜靠下。
7. 贴附侧缝线
侧缝线上点位于右半胸围的中点,沿胸围线量取右胸围并记录其中点位置。用皮尺垂直向下,正对皮尺定位侧缝线,贴附标记带,标记带上部超出胸围线约3cm,如图1-22~图1-24所示。操作方法与要求同前中线,注意压实腰部。
图1-21 贴附三围标记带图1-22 定位侧缝线上点
8. 贴附颈根围线
颈根围线是人体躯干与颈部的交界线。用手指触摸确定各位置并用大头针记录,然后用皮尺检测颈根围的左右对称性,如图1-25所示,无误后贴附标记带。颈根围需要曲线标记带,参考前面介绍的方法准备。
9. 贴附肩线
肩线连接颈肩点(SNP)与肩端点(SP)。正面观察颈根部,侧面最突出位置为SNP;平视肩端部,最高位置为SP(臂根截面最高点),两点间自然连线贴附肩线,如图1-26所示。
10.贴附臂根线与臂根底线
沿臂根截面轮廓贴附臂根线(用曲线标记带)。过臂根截面最低点水平贴附约6cm 长
标记带,以便明确袖窿深的位置,如图1-27 所示。
11.贴附前公主线
前公主线由肩线中点开始,经胸高点(BP)垂直向下。
量取肩线中点做记号,用皮尺由中点自然过渡至胸高点后垂
下,正对观察皮尺投影确定胸高点以下位置。按记号贴附
公主线标记带,要求线条自然顺畅,腰部压实,如图1-28、
图1-29 所示。
12.贴附肩胛线
肩胛线是经过后背最突出位置的水平线。侧面观察人台,
确定后背最突出点做记号,参照胸围线定位方法做肩胛水平
线记号,贴附标记带,如图1-30所示。注意,左右肩胛区
之间要压实标记带。
图1-28 定位前公主线位置图1-29 贴附前公主线标记带图1-30 贴附肩胛线与后公主线
13.贴附后公主线
由肩线中点,经肩胛点自然向下确定后公主线位置,贴附标记带,如图1-30所示。操作方法及要求同前公主线。
至此,标记带全部贴附完毕,如图1-31 所示。
14.固定胸条
为了简化胸部表面形态,可以在两胸高点之间固定白布条。取长为20cm、宽为1.5cm的白布条,对折后固定在左右胸高点外侧(尽量绷直),并在其表面贴出胸围标记线,如图1-32所示。
图1-31 标记带贴附完毕图1-32 固定胸条
(二)人台的补正
人台是按照标准体制作的,可以适应多种体型的需要,但与实际人体相比总会有一些
细微差别。如果需要根据某个体体型进行立体裁剪时,就必须实施人台的补正;当造型需
要强调某一部位时,也需要对该部位实施补正。
操作时,只能加厚某些部位而不能切削。一般是用较薄的成型填料(如针刺棉)剪成
需要的形状,厚度不足时,可在内层再重叠一片形状相似的小片,保证造型过渡自然。下
面介绍几种常用的补正方法。
1. 胸部的补正
如图1-33所示,需要强调胸部的隆挺时,要根据人体实际状态,将垫布裁成椭圆形,垫布边缘要自然地变薄。加垫层时,四周过渡要自然,先纳缝固定后,再用大头针整体固定在人台上。注意,补正后不能破坏胸部的自然优美造型。
2. 肩部的补正
如图1-34所示,强调平肩效果时可以加垫肩。垫肩有各种造型的成品,可根据要求恰当选用。如果有特殊需要,也可以自制垫肩。
3. 背部的补正
如图1-35所示,进行肩胛骨的突出补正。背部略为隆起可使造型立体感加强,因此依据人体特征可加附三角形垫片,以满足造型要求。注意,此补正并非驼背体型。
4. 肩背部的补正
为突出肩背厚度,需要进行如图1-36所示的补正。由薄至厚添加垫片,使形状自然,
图1-34 肩部的补正图1-35 背部的补正图1-36 肩背部的补正
且保留背部立体造型。
5. 胯部的补正
为突出胯部,需要进行如图1-37的补正。此补正大多为满足时装化造型的要求,有时是满足体型的要求。注意,腰围至臀围的过渡要自然。
图1-37 胯部的补正
课后练习
选择适用人台,按照要求准确贴附标记带。
基本操作——
原型立体裁剪
课程名称:原型立体裁剪课程内容:1.裙片原型立体裁剪
2.衣片原型立体裁剪
3.袖片原型立体裁剪上课时数:4课时教学提示:原型立体裁剪是最基础的立体裁剪,主要学习把握基
本造型的方法,建立对立体裁剪的基本认识。立体裁剪得到的衣片平面结构是平面裁剪的基础,有助于加深对平面裁剪方法的认识与理解。同时,平面裁剪知识也为立体操作中放松量的确定与分配提供了经验。
教学要求:1.使学生掌握衣片与人台固定的基本方法。
2.使学生掌握各部位松量的预留方法及基础值。
3.使学生掌握省道及分割线的别合方法。
4. 使学生了解省量分配的基本原则,并在实际操作中能灵活应用。
5. 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原型衣片、袖片、裙片平面结构的理解。
第二单元 原型立体裁剪
【准备】
一、知识准备
原型是指实际应用之前的服装基本形态,无任何款式变化因素,包括衣片原型、袖片
原型和裙片原型。
袖片原型的袖山形状比较复杂,直接由立体裁剪完成对于初学者来说难度较大,所以
借用平面裁剪的基础,进行袖片原型的布样确认,需要提前绘制袖片原型平面图,如图2-1
所示。因需要明确袖窿弧线长度(AH),故应在完成原型衣片后再准备。
B
C′
图2-1 袖片原型平面图
1. 制图规格
袖长=56cm,袖口围=24cm,AH=19.8cm(前)+21.5cm(后)=41.3cm,袖山高=AH9
2 ×0.6 ≈ 12.4cm,肘围=袖肥×10 。
2. 加肘省
(1)拷贝袖肘线以下ABCD
部分。
(2)以前袖口点E 为圆心,袖口围24cm 为半径画弧线。
(3)以A
点为圆心,转动拷贝样(ABCD),当C点交至袖口弧线上时(C′点),后袖肘线转动量即为肘省量(BB′)。
(4)描出后袖缝线B′C′,省尖退至后袖肘线(AB
)中点处,画出肘省。修顺袖口,完成袖片原型平面图。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编辑推荐
p> 理论与实训相结合,重点突出实训,分为基本操作部分和成衣实例设计部分,基本操作部分重在手法的细节说明与规范要求,成衣实例设计部分强调对局部造型的综合应用。
前言
第2版前言
本书作为“十一五”规划教材,得到了各方面的认可,被评为部委级优秀教材。现作为“十二五”规划教材继续出版,结合新的职业教育形势,综合教学实践中的反馈意见,在基本保持原有编写思路、突出可操作性的基础上,对基本操作和成衣设计两大部分分别进行了修订。
第一~第十一单元为基本操作部分。在保留原有内容基础上,对部分内容进行了补充说明,进一步强调面料纱向在立体裁剪中的重要性;操作说明力求详尽,增强对规范操作的指导性,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第二单元调整了节次顺序,“裙片原型立体裁剪”由第三节调至第一节,从相对简单的裙装原型入手,便于基本操作方法的掌握,逐步深入,编排更科学、合理。第十一单元“特殊造型立体裁剪”为新增内容,主要介绍了简单几何形的塑型规律,面料的二次设计与应用,立体裁剪中常见的局部特殊造型的塑造方法,内容更加完善。
第十二~第二十单元为成衣设计部分。更新了上装、连衣裙、小礼服等三个款式,重在保持款式的新颖性,体现立体裁剪的意义,引导学生通过款式分析,正确选择和运用立体裁剪的方法与技巧,平面与立体相结合,实现技术与艺术的融合。编排次序由易到难,体现了内容的渐进性与系统性。为保证总课时不变,成衣实例设计部分删减了“晚礼服立体裁剪”单元。为延续款式拓展的思路,光盘中新加了学生习作,包括局部练习和成衣设计作品。另外还增加了设计实例欣赏,包括成衣、礼服、表演服设计作品。
本教材由刘锋主编,卢致文、孙云参与编写。第一~第四单元、第十二~第十五单元及附录由刘锋编写;第五~第十一单元及第十六单元由卢致文编写;第十七~第二十单元由孙云编写。本书可作为大专院校的专业教材,也适用于广大服装从业人员和爱好者自学。
本书编写过程中,参考了许多著作、论文及网络资料与图片,在此一并表示感谢。由于编者水平有限,教材中难免有疏漏和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编著者 2011年11月
书籍介绍
《服装高等教育“十二五”部委级规划教材(高职高专):立体裁剪实训教材(第2版)》共二十单元,每单元4课时。第一~第十一单元为基本操作部分,第十二~第二十单元为成衣实例设计部分。基本操作部分重在基础手法的细节说明与规范要求,包括原型的立体裁剪、基本造型方法的操作过程与要求、局部造型的操作方法与变化技法;成衣实例设计部分强调对局部造型的综合应用,包括半身裙、上装、连衣裙、礼服、表演服等立体设计的全过程。全书内容完整,款式新颖,特点突出,可操作性强。
《服装高等教育“十二五”部委级规划教材(高职高专):立体裁剪实训教材(第2版)》可作为服装专业大专院校的专业教材,也适用于广大服装设计人员和技术人员阅读参考。
网站评分
书籍多样性:7分
书籍信息完全性:6分
网站更新速度:9分
使用便利性:9分
书籍清晰度:9分
书籍格式兼容性:4分
是否包含广告:5分
加载速度:9分
安全性:3分
稳定性:9分
搜索功能:5分
下载便捷性:5分
下载点评
- 下载速度快(280+)
- 简单(313+)
- 快捷(128+)
- 推荐购买(669+)
- 一星好评(668+)
- 差评少(669+)
- 博大精深(647+)
- 小说多(234+)
- 强烈推荐(427+)
- 格式多(623+)
- 少量广告(514+)
- 一般般(82+)
下载评价
- 网友 习***蓉: ( 2024-12-25 01:36:40 )
品相完美
- 网友 曾***文: ( 2024-12-23 21:08:01 )
五星好评哦
- 网友 辛***玮: ( 2025-01-11 03:48:36 )
页面不错 整体风格喜欢
- 网友 益***琴: ( 2025-01-12 14:08:54 )
好书都要花钱,如果要学习,建议买实体书;如果只是娱乐,看看这个网站,对你来说,是很好的选择。
- 网友 菱***兰: ( 2025-01-04 00:59:11 )
特好。有好多书
- 网友 石***烟: ( 2025-01-14 18:01:41 )
还可以吧,毕竟也是要成本的,付费应该的,更何况下载速度还挺快的
- 网友 相***儿: ( 2025-01-10 04:43:38 )
你要的这里都能找到哦!!!
- 网友 焦***山: ( 2025-01-18 11:04:48 )
不错。。。。。
- 网友 索***宸: ( 2024-12-31 02:05:44 )
书的质量很好。资源多
- 网友 冷***洁: ( 2025-01-08 13:34:11 )
不错,用着很方便
- 网友 冯***卉: ( 2025-01-14 03:48:33 )
听说内置一千多万的书籍,不知道真假的
喜欢"立体裁剪实训教材(第2版)"的人也看了
企业财税基础(21世纪高职高专规划教材·财经类专业基础课系列)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四季童诗注音版 一年级经典书目班主任推荐带拼音的故事书小学1年级上册语文同步短篇人教版儿童文学读物语文课本作家作品系列童话小学生一年级课外阅读经典书目6 7岁孩子适合阅读的儿童文学畅销书读必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中国石油石化企业信息技术论文集(2014)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压电振动理论与应用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固体物理基础(第二版)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激活你的创新思维(第2版)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检验结果临床解读【正版书籍,满额减】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材料的电子特性 第4版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INTERIOR WORLD 41 NEW PROJECT ABROAD PROJECT SHOP室内设计 41 商厦工程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谢军国际象棋教程 从十五级棋士到十一级棋士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查理日记9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速发 8088262|正版 [套装书]高端是如何炼成的+品之路:品战略与管理(2册)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国家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教材·全国高等职业院校、技师学院、技工及高级技工学校规划教材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Macromedia FIREWORKS MX标准教程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书籍真实打分
故事情节:6分
人物塑造:9分
主题深度:6分
文字风格:9分
语言运用:9分
文笔流畅:5分
思想传递:6分
知识深度:4分
知识广度:5分
实用性:3分
章节划分:8分
结构布局:5分
新颖与独特:3分
情感共鸣:4分
引人入胜:3分
现实相关:9分
沉浸感:8分
事实准确性:5分
文化贡献: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