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欣赏(第3版)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音乐欣赏(第3版)电子书下载地址
寄语:
下载课件、获取课件密码、各种资源包以及人工客服,请关注清华社官方微信服务号qhdxcbs_js,一站式帮您解决各种图书问题。
内容简介:
《音乐欣赏(第3版)》以经典的西方音乐、中国古典音乐以及20世纪中国新音乐作品为主要内容,为欣赏通俗、流行音乐做导引,同时介绍了有关音乐美学、音乐分析、管弦乐队等方面的知识,并且对具体音乐作品做出评析。
《音乐欣赏(第3版)》以中西方音乐史和音乐体裁为线索,列举的音乐作品从易到难,以贴近音乐欣赏的规律和方法,为音乐欣赏者提供一条便捷的途径,同时将音乐史、音乐作品与音乐分析融合在音乐欣赏的过程中。
《音乐欣赏(第3版)》可作为音乐院校及高校其他专业的学生选修音乐欣赏的教材,亦可供音乐爱好者自学使用。
书籍目录:
目 录
篇 西方音乐欣赏
章 音乐欣赏概论 1
节 音乐实践活动与音乐欣赏的基本原理 1
一、音乐实践活动的主体和性质 1
二、音乐欣赏的条件与基础 2
三、音乐欣赏的类别、层次与基本目的 3
四、音乐欣赏评价的客观标准 3
第二节 音乐作品结构与音响结构的动态感知 4
一、音乐作品的完形结构 4
二、西方音乐作品的曲式结构 5
三、乐音及音响结构动态的感知 5
第三节 西方管弦乐队与主要作品欣赏 7
一、西方管弦(交响)乐队简介 7
二、布里顿:《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浦塞尔主题变奏与赋格》(Britten:The young person’s
guide to the Orchestra,Variations on a theme of frank bridge) 8
三、圣-桑:《动物狂欢节》(Saint-Saens:Carnival of Animals) 11
四、普罗科非耶夫:交响童话故事《彼得与狼》(Prokofiev:Peter and the Wolf) 14
第二章 浪漫主义音乐欣赏 17
节 浪漫主义声乐——艺术歌曲的欣赏 18
一、舒伯特艺术歌曲作品欣赏 18
二、门德尔松的《乘着歌声的翅膀》 20
第二节 管弦乐舞曲欣赏 22
一、肖邦:《华丽大圆舞曲》(Chopin:Waltz in E flat major,Op.18) 22
二、约翰·施特劳斯:《蓝色的多瑙河》(J.Strauss:The Blue Danube, Op.314) 24
三、其他著名的舞曲性体裁作品 25
第三节 特性乐曲 26
一、肖邦:《幻想即兴曲》(Chopin:Fantasie Impromptu,in c sharp minor,Op.66) 27
二、柴可夫斯基:《四季·六月》(船歌)(Tchaikovsky: Baracarolle from “The Seasons”) 29
三、其他特性乐曲欣赏曲目参考 31
第四节 管弦乐组曲 33
一、格里格:《培尔·金特》组曲(Grieg:Peer Gynt,Suite No.1) 33
二、比才:《卡门组曲》(Bizet:Carmen – Suite) 37
三、比才:《阿莱城姑娘组曲》(Bizet:“L’arlesienne”Suite) 40
四、里姆斯基-科萨科夫:交响组曲《舍赫拉查达》 (Rimsky-Korsakov:Scheherazade-
Symphonic Suite,Op.35) 44
第五节 交响诗 48
一、包罗丁:交响音画《中亚细亚的大草原》(Borodin:In the steppes of central Asia) 48
二、李斯特:《前奏曲》(交响诗第三) (F.Liszt:Les Preludes,Poeme Symphonique No.3) 50
三、西贝柳斯:音诗《芬兰颂》(Jean Sibelius:Finlandia,Op.26) 50
四、贝·斯美塔那:《沃尔塔瓦河》(B.Smetana:VLTAVA) 52
五、理查·施特劳斯:交响诗《英雄生涯》(R.Strauss:A hero’s life,Op.40) 54
第三章 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音乐体裁欣赏 56
节 序曲与奏鸣曲式 57
一、序曲 57
二、奏鸣曲式 57
三、奏鸣曲式的历史意义 58
四、音乐结构图形 58
第二节 序曲音乐欣赏 59
一、莫扎特:歌剧《费加罗的婚礼》序曲(Mozart:“Le Nozze di Figaro”Overture) 59
二、格林卡:歌剧《鲁斯兰与柳德米拉》序曲(Glinka:Russlan and Ludmilla Overture) 61
三、贝多芬:《爱格蒙特》序曲(Beethoven:Goethe’s Egmont Overture,Op.84) 63
四、柏辽兹:《罗马狂欢节》序曲(H. Berlioz:The Roman Carnival Overture,Op.9) 65
五、瓦格纳:《汤豪舍》序曲(WAGNER Tannhauser overture to the opera) 67
六、门德尔松:《仲夏夜之梦》序曲(Mendelssohn:A Midsummer Night’s Dream,Op.21) 68
七、柴可夫斯基:《一八一二年序曲》(Tchaikovsky:1812 Overture,Op.47) 69
八、柴可夫斯基:幻想序曲《罗密欧与朱丽叶》(Tchaikovsky:Romeo and Juliet-Fantasy
Overture) 71
第三节 室内乐欣赏 71
一、海顿:《D大调弦乐四重奏“云雀”》(Haydn:String Quartet in D major,Op.64 No.5) 71
二、莫扎特:《G大调弦乐小夜曲》(Mozart:Eine Kleine Nachtmusic,K.525) 74
三、舒伯特:《鳟鱼五重奏》(Schubert:Piano Quintet in A major,Op.114“The Trout”) 79
四、柴可夫斯基:《D大调弦乐四重奏·“如歌的行板”》 83
第四节 奏鸣曲与套曲体裁 85
一、莫扎特:A大调第十一号钢琴奏鸣曲《土耳其进行曲》(Mozart:Piano Sonata in
A major,K.331) 86
二、贝多芬:《第八(悲怆)钢琴奏鸣曲》(Beethven:Piano Sonata in c minor,
Op.13 “Pathetic”) 88
三、贝多芬:《月光奏鸣曲》(Beethven:Piano Sonata No.14 in C sharp minor,
Op.27,No.2“Moonlight”) 92
四、贝多芬:《F大调小提琴奏鸣曲:春》(Beethoven:Violin Sonata No.5 in F,
Op.24 “Spring”) 95
第五节 协奏曲欣赏 99
一、海顿:《D大调钢琴协奏曲》(Joseph Haydn:Concerto for Piano and Orchestra
in D major,Hob.XVIII:11) 100
二、莫扎特:《C大调钢琴协奏曲》(Mozart:Concertos for Piano and Orchestra,
No.21 K.467) 101
三、贝多芬:《降E大调第五钢琴协奏曲》(Beethoven:Piano Concerto No.5
in E flat,Op.73“Emperor”) 105
四、柴可夫斯基:《降b小调钢琴协奏曲》(Tchaikovsky:Piano Concerto No.1
in B flat minor,Op.23) 108
五、门德尔松:《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Mendelssohn:Violin Concerto in e minor) 113
六、德沃夏克:《b小调大提琴协奏曲》(Dvorak:Concerto in b minor for Cello,Op.104) 118
七、拉赫玛尼诺夫:《第三钢琴协奏曲》(Rachmaninov:Piano Concerto No.30) 122
第六节 交响曲欣赏 125
一、海顿:《第九十四交响曲“惊愕:》(Haydn:Symphony No.94,in G,“Surprise”) 126
二、海顿:《“告别“交响曲》 129
三、莫扎特:《第四十交响曲》(Mozart:Symphony No.40 in G minor) 130
四、莫扎特:《第四十一(朱庇特)交响曲》(Mozart:Symphony No.41 in C major,“Jupiter”) 134
五、贝多芬:《第五(命运)交响曲》及其他作品(Beethoven:Symphony No.5 in c minor,
Op.62,“Fate”) 139
六、舒伯特:《第八(未完成)交响曲》(Schubert:Symphony No.8,“Unfinishied”) 145
七、门德尔松:《A大调第四交响曲(意大利)》(Syonphory A major No.4,
Op.90,“Italian”) 148
八、门德尔松:《a小调第三交响曲(苏格兰)》(Syonphory a major No.3,
Op.56,“The Scotch”) 149
九、柏辽兹:《幻想交响曲》 150
十、勃拉姆斯:《交响曲》(Symphony No.1) 153
十一、德沃夏克:《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Dvorak:Symphony No.9 in e minor,
Op.95,“From the New World”) 155
十二、柴可夫斯基:《第四交响曲》(Tchaikovsky:Symphony No.4) 161
十三、马勒:《第四交响曲》——为乐队与女高音独唱而作 (Gustav Mahler:
Symphony No.4) 163
第四章 20世纪西方现代主义音乐 166
节 印象主义音乐 167
一、德彪西:前奏曲《牧神午后》(Claude Debussy:Prelude a l’Apres—midi d’un Faune) 168
二、交响音画《大海》 170
三、拉威尔与他的音乐创作 171
四、雷斯庇基与他的交响诗 172
第二节 20世纪上半叶部分现代音乐作品欣赏 172
一、霍斯特:《行星组曲》(Gustav Theodore Holst:The Planets Suite,Op.32) 173
二、巴托克:《乐队协奏曲》(Bartok:Concert for Orchstra,Sz.116) 175
三、肖斯塔科维奇:《节日序曲》(D. Shostakovich:Festival Overture) 181
四、肖斯塔科维奇:《第十交响曲》(Shostakovich:Symphony No.10, Op.93) 183
第三节 20世纪美国音乐欣赏 184
一、艾夫斯:《美国变奏曲》 184
二、格什温:《蓝色狂想曲》(G.Gershwin:Rhapsody in Blue) 185
三、科普兰与他的组曲:《阿巴拉契亚的春天》 186
四、格罗菲:《大峡谷组曲》 187
第四节 新古典主义音乐 188
一、俄国作曲家斯特拉文斯基 189
二、德国作曲家兴德米特与交响曲《画家马蒂斯》 190
三、法国六人团之一,奥涅格的管弦乐曲《太平洋231号》 190
第五节 表现主义音乐与十二音音乐 191
一、勋伯格的说白歌唱《月迷皮埃罗》(Arnold Schonberg:Pierrot Lunaire) 192
二、贝尔格:《小提琴协奏曲》(Alban Berg:Violin Concerto) 192
第五章 巴洛克音乐欣赏 193
节 巴洛克风格音乐概述 193
一、巴洛克风格的音乐 193
二、巴洛克音乐风格的体裁及特点 193
三、乐器与乐队编制 193
第二节 维瓦尔第与小提琴协奏曲《四季》 194
第三节 巴赫的组曲与协奏曲 196
一、《D大调第三组曲》 196
二、《勃兰登堡协奏曲》(BWV1047) 197
第四节 亨德尔的管弦乐组曲《水上音乐》 198
第二篇 中国音乐欣赏
第六章 中国传统音乐(器乐)欣赏 200
节 中国传统古琴曲欣赏 201
一、古琴曲的旷世——《流水》(又名《高山流水》) 201
二、古琴曲《广陵散》 202
三、古曲《梅花三弄》 203
四、《潇湘水云》 204
第二节 传统琵琶曲欣赏 205
一、琵琶武曲《十面埋伏》 205
二、琵琶文曲《夕阳箫鼓》 206
三、标题琵琶曲《海青拿鹤》(又名《海青拿天鹅》) 207
四、琵琶曲《月儿高》 208
五、琵琶曲《阳春古曲》 209
六、古曲《汉宫秋月》 209
七、小结 210
第三节 中国古代音乐美学和思想与中西音乐风格特征 211
一、中国古代音乐美学和思想 211
二、中西传统音乐风格特征比较 212
第七章 20世纪80年代之前部分管弦乐作品欣赏 213
节 部分室内乐作品 213
一、贺绿汀:《牧童短笛》及管弦乐曲(He Lüding:Piano piece《Cowboy blow the bamboo
Piccolo》and《The Orchestral suit for Sen ji de ma in the Inner Mongolia》) 213
二、华彦钧:弦乐合奏《二泉映月》(Hua Yanjun:String tutti《The Luna be reflected in the
Second Fountain》recomposed by Zu-qiang Wu) 214
三、桑桐:钢琴曲《在那遥远的地方》(Sang tong:Piano piece“On the remote district”) 215
第二节 管弦乐作品 216
一、管弦乐《瑶族舞曲》(Orchestral Music for the Chinese Yao Minority) 216
二、管弦乐《北京喜讯到边寨》(Beijing’s good news to the border village) 216
三、李焕之:《春节序曲》(Li Huanzhi:The Spring Festival Overture) 217
四、吕其明:序曲《红旗颂》(Lü Qiming:Overture of The praises for Red Flag) 219
五、朱践耳:《节日序曲》(Zhu Jianer:Overture Festival,Op.10) 220
六、马思聪:交响组曲《山林之歌》(Homesick song) 222
七、辛沪光:交响诗《嘎达梅林》 223
八、刘庄,等:钢琴协奏曲《黄河》 224
九、何占豪、陈钢: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 226
十、王西麟:交响组曲《云南音诗》 228
十一、吴祖强:交响组曲《红色娘子军》 230
十二、罗忠熔:《交响曲》(Luo Zhongrong:Symphony No.1) 231
第八章 20世纪80年代以后部分室内乐、管弦乐作品欣赏 232
节 室内乐作品 232
一、周龙:《弦乐四重奏琴曲》 232
二、谭盾:《弦乐四重奏“风、雅、颂”》 232
三、陈其钢:男中音与室内乐队《水调歌头——为苏东坡同名诗而作》 234
四、朱践耳:琵琶与弦乐四重奏《玉》(Op.40 b) 235
第二节 管弦乐作品 236
一、朱践耳:交响组曲《黔岭素描》(Op. 23) 236
二、朱践耳:音诗《纳西一奇》(Op.25) 237
三、刘湲:交响狂想诗《为阿佤山的记忆》 238
四、刘敦南:钢琴协奏曲《山林》 239
五、杜鸣心:《小提琴协奏曲》 240
六、王西麟:《第三交响曲》(Op.26) 241
七、朱践耳:《交响曲》(Op.27) 244
八、朱践耳:《第十交响曲》(Op.42) 246
九、谭盾:《交响曲(1997天·地·人)》和《地图》 248
十、交响诗篇《土楼回响》 249
第三篇 流行(通俗)音乐欣赏
第九章 中国通俗、流行歌曲欣赏导引 251
一、《一无所有》 251
二、《龙的传人》 253
三、《橄榄树》 254
四、《万石山》 255
第十章 轻音乐欣赏导引 261
节 轻音乐的体裁及特点 261
第二节 世界轻音乐团及欣赏导引 262
一、世界著名轻音乐团体 262
二、中国当代轻音乐简介 263
三、新纪元音乐 263
四、轻音乐曲目欣赏导引 263
第十一章 西方流行音乐(爵士乐、摇滚乐)欣赏导引 265
节 爵士乐的分支 265
一、新奥尔良爵士 265
二、摇摆乐 266
三、比博普和硬博普 266
四、冷爵士 266
五、自由爵士 266
六、拉丁爵士 267
七、融合爵士 267
第二节 爵士乐的特征、特性与常用乐器 267
一、爵士乐的特征、特性 267
二、爵士乐的常用乐器 268
第三节 摇滚乐的来源、特征与特点 268
一、摇滚乐的来源 268
二、摇滚乐的特征 268
三、摇滚乐的特点 269
第四节 西方流行音乐中常用的术语 271
第四篇 作 品 解 析
第十二章 部分音乐作品解析 272
节 痴情的欢乐与绝望的悲怆——贝多芬《第九(合唱)交响曲》与柴可夫斯基
《第六(悲怆)交响曲》之比较研究 272
一、作品的现象比较 272
二、作品背景的比较 278
三、美学本质的比较 282
四、小结 284
第二节 基础音核与乐观有为——李斯特“交响诗第三”《前奏曲》 285
一、创作的基本背景 285
二、音乐的形式结构与内容 286
三、小结 289
第三节 仇恨与爱情 ——柴可夫斯基的幻想序曲《罗密欧与朱丽叶》 290
一、音乐作品如何表现文学内容 290
二、音乐的形式结构与内容 291
三、音乐形式和内容综合数据 295
第四节 朱践耳《第九交响曲》的尾声《摇篮曲》之分析 296
附录一 本教材教学学时安排参考 306
附录二 交响乐体裁与作曲家 308
附录三 20世纪世界十大交响乐团与中国交响乐团简介 311
部分参考文献(专著) 314
后记 315
作者介绍:
暂无相关内容,正在全力查找中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编辑推荐
《音乐欣赏(第3版)》以中西方音乐史和音乐体裁为纲要,以音乐作品的形式结构为主线,将音乐欣赏、音乐史、音乐作品的形式结构和音乐分析有机结合起来,为音乐欣赏者提供一条便捷的途径,引导音乐爱好者顺利地进入音乐审美的境地。
前言
前 言
音乐欣赏涉及方方面面。音乐欣赏并不等于简简单单地、随随便便地听音乐,而是需要聆听者通过听觉去感受音乐,并从中获得艺术美的享受,得到精神的愉悦和认识的满足,其本质是聆听者主体的艺术审美。音乐欣赏的教学就是艺术审美的导引和训练。
18世纪德国思想家席勒认为:人生来有两种对立的冲动力量:一种是感性的冲动力量,另一种是理性的冲动力量。要使这两种冲动力量协调一致,必须借助于第三种冲动力量,即“游戏”的冲动力量。“游戏”是一种完全处于自由、精神解放的状态,能协调人的感性冲动力量和理性冲动力量,使其和谐统一。席勒把这种“游戏”状态看作审美自由的中间状态。只有通过审美自由的中间状态,才能完成从感觉的受动状态到思维和意志的能动状态的转变;要使感性的人上升为理性的人,除了使他成为审美的人,再没有其他的途径。
艺术审美与科学灵感、创新思维关系紧密。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教授曾说:“科学和艺术是不可分割的。它们的关系是与智慧和情感的二元性密切关联的。伟大艺术的美学鉴赏和伟大科学的观念理解都需要智慧。但是,随后的感受升华和情感是分不开的。没有情感的因素,我们的智慧能够开创新的道路吗?没有智慧,情感能够获得完美的成果吗?艺术与科学事实上是一个硬币的两面。它们源于人类活动尚的部分,都追求着事物的深刻性、普遍性、永恒性并富有意义。”①由此看来,审美教育的确是培养完美人性和实现精神自由的重要手段。因此,音乐欣赏的意义重大。
本书以中西方音乐史和音乐体裁为纲要,以音乐作品的形式结构为主线,举例的音乐作品从简到繁,从易到难,试图以贴近音乐欣赏的规律和方法,抓住主要的环节和矛盾,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为音乐欣赏者提供一条便捷的途径,引导音乐爱好者顺利地进入音乐审美的境地,架起作曲家与聆听者心灵沟通的桥梁,这是笔者写作此书的基本立场和出发点。
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出发,音乐作品欣赏的审美本质是聆听者在自身的听觉感知、感情体验、文化修养、生活经历等基础上而进行的一种精神创造活动。
,音乐语言中体的“抽象的具象”“意象”或“性格”体现在主旋律之中。可以说,主旋律就是文学中的“典型性格”或“典型形象”。所以,在欣赏音乐作品的过程中,始终强调聆听者关注主旋律的动态特征及与其相关的速度、力度、和声、织体等音乐要素的发展和变化。
第二,仔细聆听、理解音响结构的动态,即感知音响动态——作品中旋律、音色、和声、织体、速度、力度等音乐要素的表现。因为,这些音乐要素的变化,会使音乐的情感、形象发生变化,这对正确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尤为重要。
第三,音乐作品是时间性“动”的艺术,是“流动的建筑”。(“乐音的运动”——汉斯立克语)一方面是音乐艺术品,另一方面是接受者要实现听觉到视觉的转换。审美深度对接的条件首先是人(敏锐)的听觉,然后才是精神创造活动的结果。正是音乐这种“动”的特点,使得人们对之倍加喜爱而又望而生畏。从某种意义上讲,音乐的形式就是音乐的内容,而音乐的内容体现在形式之中。聆听者对作品的体验、理解程度与对作品结构形式的把握息息相关。所以,对作品结构的认识、理解尤为重要。针对这一问题,作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认为音乐作品既然是一种“建筑”,就应该有其“图纸”,用“图纸”将其“动”变为“静”,从而达到以视觉辅助听觉和记忆的效果。音乐作品欣赏的审美不是专业性的曲式作品分析课,前者以聆听作品的音响为主,后者以作品的谱例分析为主。因此,音乐欣赏应在注重与“曲式作品分析”课联系的同时,又要注重与“曲式作品分析”课的区别。作者重视在聆听“流动的建筑”艺术时对其结构的提示和把握,试图以图形示意举例的作品,以及提供相关作品的数据资料。在此基础上,既要认识作品“完形”②的局部特征,又要把握作品“完形”的整体特征。这对欣赏艺术音乐尤为重要。
第四,了解作曲家基本的思想、气质、个性、品格和他们所处的时代生活、社会思潮以及作品的创作时间、背景、风格等,对认识、理解作品是非常必要的。这是对音乐进行欣赏并作出审美讲述、客观评价的重要基础。
本书篇讲述了西方音乐欣赏,挑选了一些比较常见的音乐作品,通过其结构图形、形式和内容综合数据,以及相关必要的“背景”,以期在无总谱或不识五线谱的情况下,使聆听者能够顺利地接受作品,进入音乐作品鉴赏和审美的状态和境界。章介绍了有关音乐美学、音乐心理学、音乐史、音乐分析、管弦乐队等方面的知识,以期有助于读者对音乐作品的欣赏和审美。
本书第二篇讲述了部分中国古典音乐和20世纪中国新音乐的欣赏。
本书第三篇讲述了通俗音乐、流行音乐的欣赏。
本书第四篇提供了部分作品的解析,仅供读者参考。
本书主要特色之一是将音乐欣赏、音乐史、音乐作品的形式结构和音乐分析有机结合起来,这一做法在多年的音乐欣赏教学实践中达到了良好的效果。作者编写本书的目的是为高校音乐专业的学生、高校其他专业学生选修音乐欣赏课程,以及为广大音乐爱好者提供较好的自学教材。无论音乐爱好者是否认识五线谱、简谱或学习过乐理、和声等音乐基本理论,可以通过本书的教学和导引,不仅能够使他们加深理解音乐的本体与客体、中外作曲家及其音乐作品,而且可以学习音乐欣赏方面的知识,并具有高雅的审美情趣和能力,促使他们更加热爱高雅、严肃的音乐艺术,终能够提高他们对通俗、流行音乐的鉴赏能力。
教与学、知与识的研究是无止境的。本书的提示和导引的写作似乎完成了,其实又远未完成。书中可能参考、借鉴、吸收了其他同行的一些研究成果,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尽管编者在第3版印刷之时,对此书中的内容再次做了修正,但疏漏、不当之处在所难免,期待读者提出宝贵的意见和批评,以期不断完善。衷心感谢清华大学出版社领导和编辑对此书第3版所做出的一切努力和付出!
编 者
① 李政道. 艺术与科学,一个硬币的两面[J]. 社区,2007(22).
② “完形”是现代“格式塔”音乐美学的术语,意为整体性。
---------------
------------------------------------------------------------
---------------
------------------------------------------------------------
III
前言
网站评分
书籍多样性:6分
书籍信息完全性:4分
网站更新速度:4分
使用便利性:7分
书籍清晰度:7分
书籍格式兼容性:4分
是否包含广告:5分
加载速度:5分
安全性:6分
稳定性:9分
搜索功能:3分
下载便捷性:9分
下载点评
- 图文清晰(145+)
- 情节曲折(311+)
- 在线转格式(431+)
- 图书多(415+)
- 差评(532+)
- 内涵好书(58+)
- 傻瓜式服务(166+)
- 值得购买(153+)
- 方便(360+)
- epub(430+)
- 赚了(201+)
- 下载快(451+)
下载评价
- 网友 陈***秋: ( 2025-01-12 06:21:36 )
不错,图文清晰,无错版,可以入手。
- 网友 瞿***香: ( 2025-01-16 20:58:47 )
非常好就是加载有点儿慢。
- 网友 宓***莉: ( 2024-12-28 12:44:52 )
不仅速度快,而且内容无盗版痕迹。
- 网友 寇***音: ( 2024-12-31 10:14:33 )
好,真的挺使用的!
- 网友 谢***灵: ( 2025-01-02 18:39:56 )
推荐,啥格式都有
- 网友 康***溪: ( 2025-01-15 09:29:17 )
强烈推荐!!!
- 网友 丁***菱: ( 2025-01-11 13:00:18 )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 网友 扈***洁: ( 2024-12-24 11:45:08 )
还不错啊,挺好
- 网友 林***艳: ( 2024-12-30 13:23:22 )
很好,能找到很多平常找不到的书。
- 网友 车***波: ( 2024-12-26 21:10:54 )
很好,下载出来的内容没有乱码。
- 网友 家***丝: ( 2024-12-31 20:40:27 )
好6666666
- 网友 孙***夏: ( 2024-12-29 16:18:49 )
中评,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 网友 濮***彤: ( 2025-01-12 15:25:10 )
好棒啊!图书很全
- 网友 谭***然: ( 2024-12-21 10:02:24 )
如果不要钱就好了
喜欢"音乐欣赏(第3版)"的人也看了
一本涂书高中化学新教材版 新高考版适用于高一高二必修选修复习资料辅导书2025版KX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物理:九年级上册(北京师范教材适用)启东黄冈大试卷(2011.4印刷)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树皮煤的性质及转化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开始在毛里求斯自助旅行(2015第一版)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物业管理理论与实务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浦东国际机场三跑道工程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交通安全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怪你太耀眼(2)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0-100岁家庭康复百科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数学之旅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怎样成为象棋高手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技术实验指导 邵世和,杜鸿 著 邵世和,杜鸿 编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边疆行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原子物理学(下册)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Let's go 澳大利亚自驾 (第2版)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书籍真实打分
故事情节:3分
人物塑造:7分
主题深度:6分
文字风格:4分
语言运用:6分
文笔流畅:9分
思想传递:3分
知识深度:3分
知识广度:3分
实用性:9分
章节划分:7分
结构布局:4分
新颖与独特:6分
情感共鸣:8分
引人入胜:3分
现实相关:6分
沉浸感:8分
事实准确性:9分
文化贡献:7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