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端书斋 -资本市场理论与运作
本书资料更新时间:2025-01-19 17:36:55

资本市场理论与运作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资本市场理论与运作精美图片
》资本市场理论与运作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资本市场理论与运作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800879104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06-02
  • 页数:453
  • 价格:37.50
  • 纸张:胶版纸
  • 装帧:平装
  • 开本:暂无开本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5-01-19 17:36:55

内容简介:

  在经济科学中,金融学无疑是显赫的富矿,而以研究资本市场的运作为主旨的投资银行学,则是其中璀璨夺目的宝石。然而这门学科引进中国不过十年时间,其华丽的外表、复杂的内涵,至今让人难识真面目,有待于莘莘学者去不断挖掘。

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投资银行学在理论上研究投资学、公司财务、资本市场理论、金融中介理论、金融发展理论、公共政策理论、金融工程理论等学科;在业务上,投资银行学研究证券的发行与交易、并购重组、信托投资基金、资产管理、金融衍生工具、资产证券化、财务顾问等内容;在方法上,投资银行学运用各种经济计量与统计分析、经济与财务分析、比较分析等复杂手段。可以说,投资银行学是创新性与实用性高度结合、专业性与多样性和谐统一的典型知识领域。

纵观中国资本市场15年的发展历程,走的是一条渐进式的改革模式。什么是“渐进式”?坊间有很多描述和总结。在我的眼里,就是利益格局平衡与不平衡的交替发展的过程,即在对现有的利益格局不满意的情形下,作出某些资本市场的“创新”,从而形成一种新的利益格局;新的利益获得者自然要维护这个利益格局,因此维护一定时期的稳定性;但由于此格局的发展充满矛盾和变化,暂时平衡的格局又自我演化出越来越多的不平衡因素,新格局又被越来越多的不满动机所突破,从而又通过资本市场的创新形成新的利益格局。

这种渐进式是“螺旋式上升”的发展,是哲学上的“否定之否定”的辩证关系。非身在其中,难以知味;但陷在其中,又往往不觉其味。

何以见得?典型者表现在证券发行市场上。几年前我曾经提出“IPO悖论”,正是股票发行市场的自相矛盾、似是而非现象的总结。中国某个地方的真正优秀的企业如果要争取上市,眼前横亘着两大关口,一道是政府审批关,资本市场理论与运作一道是市场考验关,往往过了前一关,第二关的“天时地利人和”的时机失去了,能够过了两大关的企业可能只有1%的成功率,真是“一将成名万骨枯”。

就谈道关:政府审批关。某个优秀的地方企业面对的是三座大山:座是包括中央政府的各个机构;第二座是省、市一级政府的各个机构;第三座是有关中介机构(如审计机构、评估机构、法律机构、承销机构、公关顾问等),他们都依附在政府身上享有某些行政特权。就谈座大山,一般由三座山峰组成(例如三个政府部门),每个部门都会有三级机构(例如部、局、处级机构)“经手”申报企业的材料,其中一级(例如“处”)就会有三个平行机构的话语权,每级又会有三层级别的人(例如处长、副处长、主办人)过手;要“活动”每一个人都要经过三个左右的“中间人”穿针引线;每结识一个人都要应酬三次,每次应酬(连吃、喝、玩、乐带出差费用)平均在3000元以上。这样就要花费(2187×3000元)=6561000元。

这就是我所总结的“溜不溜”(谐音“656”万元)现象。企业就像一条狗被人们反复“遛弯儿”。这656万元只是台面上花的钱,都是有发票可报销的。如果加上台底下花的钱,则可能要加10倍(且看“王小石事件”)。如果这个企业“溜顺”了,有幸成功上市,那么这笔几千万的费用或者入发行主体的账,就必然引起做假账;或者入控股股东的账,就必然要“侵占”上市公司的利益,以符合其经济利益补偿的原则。这些费用(或收益)都是围绕“行政特权”展开的,在经济学上就叫做“租金”,整个过程就叫做“寻租”(rentseeking)。

上市公司花费了“租金”,必然就要争取“超额利润”。于是乎,整个体制被设计为:发行价(计划价)与交易价(市场价)之间必须有巨大的“价差”(pricespread)。既得利益阶层就可以从中各得其利,从而维持一种利益平衡。至于企业,在现有体制下只能“愿打愿挨”。

一个真正优秀的公司要申请上市,在证明其“真正优秀”的过程中,被这么反复“遛弯儿”(其实是一种折磨),人财物颇有损耗,等到证明完毕——批准上市时,这个企业已经是满身伤痕,它已不是“真正优秀”的企业了。所以这个冠冕堂皇的“证优”过程其实是“证伪”过程——这就是“IPO悖论”!假如这个企业真有“不败之身”,能够持续优秀,从而符合“配股”条件,则其大股东(国有股、法人股的股东)则可能要花10元/股的价格(稍低于市场价,后者可能是12元)买配股;但是如果他以后要卖这些股,只能以3元/股的价格(以每股净资产考虑定价)。这么离奇的事,在我们的制度框架下,被各方认为是“无异议”的。这种格局显然蕴藏着不平衡的因素,因而是暂时的,必然要被新的格局所取代。时代毕竟是进步着的,不断的创新是资本市场的生命力,我们的资本市场只能用这么一句话来总结:“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总体上的“螺旋式上升”,不排除在局部上可能表现出某种倒退。例如,中国的产业投资基金的“创新”路程就更艰难。某种程度上说,与其说目前中国产业投资基金有待“创新”,还不如说有待于“复辟”。因为,现在基本上是空白状态的产业投资基金在13年前就已产生,当时以“淄博基金”为代表的“老基金”就有60多个,分布在全国各地。“中农信淄博乡镇企业投资基金”是1992年由国家主管部门———中国人民银行批准成立的、在上海交易所上市的产业投资基金,我曾经是它的策划人、申报文件的主要起草人之一。而现在正在难产的产业投资基金管理办法,即使出台了,也做不到13年前的公募发行和上市交易。这是为什么?说白了,利益——特权格局已经变化了,僵住了。

什么是大学问?研究史无前例的中国特有的资本市场的原创性理论,能够扎扎实实地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的策略,就是大学问。这是中国经济学家的历史使命和挑战。套用一句马克思引用《伊索寓言》的话说:“这里就是罗陀斯,就在这里跳吧!”从90年代初开始,北京大学的教师和研究生们就开始研习投资银行知识。他们不仅如饥似渴地吸吮来自外国的相关知识,研究中国资本市场的特性,甚至亲赴实践领域学习操作,推动中国资本市场的拓展。正是这种长期“只顾耕耘,不问收获”的精神,使投资银行学在北京大学的课堂上,成为一门以理论的原创性和案例的亲历性相结合的经典课程。我们总结的“以资产经营的一般模式为基石,以对企业和资产的现金流?进行分析为中心,以广义资产证券化和企业重组为两条主线,以投资银行的内部管理和外部监管为两条辅线”的投资银行学理论体系和框架,声名渐远,广受认同。

本丛书包含投资银行学*特色的九个专题,作者群是北京大学的教授、博士生导师和金融学博士的组合,亦是长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的结晶。我们推出这八本书,作为北京大学金融学研究生、本科生和进修生重要课程的总结,祈望与同行们及有志者交流,并得到积极的反馈和升级。

感谢中国发展出版社的编辑们的辛勤工作以及广大读者的热心支持!

                   何小锋

                2005年末于未名湖东畔


书籍目录:

序言:告别江湖式的资本市场

章 资本市场运营的理论分析框架

 1 资本市场运营的经济学分析框架

  1 资本市场运营的对象

  2 资本市场运营的环境约束

  3 资本市场运营的目标

  4 资本市场运营的一般方法

  5 资产运营视角下的经济学

2 无形资产市场运营的一般模式

  1 无形资产运营对象的性质

  2 无形资产运营的环境

  3 无形资产运营的目标

  4 无形资产运营的方式

  5 总结性的逻辑框架

 3 信息、市场规模、治理制度和信托金融

  1 信托金融的提出

  2 信托金融分析框架的构建

  3 信息、市场规模、治理制度和信托金融

  4 模型的政策含义

第二章 资产现金化

 1 资产现金化的经济理由

 2 现金资产现金化:QFII和QDII之间的机会

  1 现金资产现金化的可能路径

  2 QFII和QDII的经济合理性

  3 QDII:一种构想

  4 中国实施QFII制度的功能悖论

  5 QDII与QFII的盈利模式分析

 3 实体资产现金化:资产出售的分析框架

  1 实体资产现金化的可能路径

  2 资产出售的分析框架:许荣茂案例的一个猜想

 4 证券资产现金化: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的赎回和产业投资基金的退出

  1 证券资产现金化的可能路径

  2 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赎回中的效应

  3 产业投资基金中的证券资产现金化

……

第三章 资产实体化

第四章 资产证券化

第五章 资产信贷化

第六章 一个综合分析框架:企业并购融资模式的选择

第七章 资本市场运营的门道: 中航油、安然、德隆案例

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何小锋,男,1955年生于广东省。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金融学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金融与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1978年考入北京大学经济系(七七级)。先后获北大经济学学士和经济学硕士学位。

  1984年毕业后留北京大学经济学院任教。

  1986年至1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资本市场运营在中国变异性词语:1、被视为短期投机性的企业活动;2、安然、德隆、格林柯尔失败;3、转移财富的创富方式


投资银行的功能:投资、融资、信托、交易和信息研究,其中信托是核心功能


企业追求是,如何在资产现金化的过程中创造财富,其中存在两条路,企业是企业作为中介,成为现金化的转换器;其二在资本加减中创造利润与财富,其中减是资产现金化的过程。


资产现金化是在价值增值机制的导向下作用下,将资产转换为现金资产的过程,包括现金资产、实体资产、证券资产、信贷资产的现金化4个部分


实体资产的现金化主要转换形式是企业资产的出售。实体资产现金化的关键是转换的效率和有效性


避免基金市场中蚂蚁撬动堤坝事件发生,证监会20050328颁布了《关于货币市场基金投资等相关问题的通知》、《证券投资基金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5号(货币市场基金信息披露特别规定)》:对投资组合选择提出了限制;引入“影子定价”方式作为风险控制手段


其它内容:

书籍介绍

《资本市场理论与运作》全面阐述了资本市场运营的理论分析框架、无形资产市场运营的一般形式、资产现金化、实体化、证券化和信贷化等内容,《资本市场理论与运作》试图回答如何进行企业的资本市场运营,读者可以在理论、案例和方法中思索、体会和咀嚼资本市场运营的门道。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7分

  • 人物塑造:6分

  • 主题深度:9分

  • 文字风格:7分

  • 语言运用:9分

  • 文笔流畅:7分

  • 思想传递:9分

  • 知识深度:4分

  • 知识广度:9分

  • 实用性:3分

  • 章节划分:8分

  • 结构布局:3分

  • 新颖与独特:8分

  • 情感共鸣:6分

  • 引人入胜:5分

  • 现实相关:4分

  • 沉浸感:4分

  • 事实准确性:7分

  • 文化贡献:4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5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5分

  • 网站更新速度:9分

  • 使用便利性:8分

  • 书籍清晰度:8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3分

  • 是否包含广告:3分

  • 加载速度:7分

  • 安全性:6分

  • 稳定性:4分

  • 搜索功能:3分

  • 下载便捷性:3分


下载点评

  • 收费(336+)
  • 博大精深(319+)
  • 值得购买(64+)
  • 全格式(212+)
  • 傻瓜式服务(142+)
  • 字体合适(183+)
  • 体验好(123+)
  • 体验满分(65+)
  • mobi(75+)
  • 推荐购买(291+)
  • 速度快(584+)
  • 书籍完整(551+)
  • 体验还行(620+)

下载评价

  • 网友 融***华: ( 2025-01-06 14:20:24 )

    下载速度还可以

  • 网友 相***儿: ( 2024-12-22 21:33:45 )

    你要的这里都能找到哦!!!

  • 网友 扈***洁: ( 2025-01-11 17:08:59 )

    还不错啊,挺好

  • 网友 寿***芳: ( 2024-12-28 10:59:14 )

    可以在线转化哦

  • 网友 丁***菱: ( 2025-01-17 21:07:07 )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 网友 孔***旋: ( 2024-12-25 05:17:18 )

    很好。顶一个希望越来越好,一直支持。

  • 网友 宫***凡: ( 2024-12-20 04:05:24 )

    一般般,只能说收费的比免费的强不少。

  • 网友 后***之: ( 2025-01-14 19:21:36 )

    强烈推荐!无论下载速度还是书籍内容都没话说 真的很良心!

  • 网友 汪***豪: ( 2024-12-26 23:02:51 )

    太棒了,我想要azw3的都有呀!!!

  • 网友 益***琴: ( 2025-01-10 20:46:34 )

    好书都要花钱,如果要学习,建议买实体书;如果只是娱乐,看看这个网站,对你来说,是很好的选择。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