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情的力量:情商高的人,如何抚慰受伤的灵魂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共情的力量:情商高的人,如何抚慰受伤的灵魂精美图片
》共情的力量:情商高的人,如何抚慰受伤的灵魂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共情的力量:情商高的人,如何抚慰受伤的灵魂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514513011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9-01
  • 页数:296
  • 价格:46.30
  • 纸张:胶版纸
  • 装帧:平装-胶订
  • 开本:16开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5-01-19 18:02:46

寄语:

樊登读书会、杨澜、张小娴、张德芬火热推荐!如果我早写这本书,我弟弟就不会死了!哈佛大学医学教授力作!美国心理学会狂荐!《情商》作者丹尼尔·戈尔曼强推:情商的核心就是共情!


内容简介:

共情,是情商的核心能力。习得共情的技巧,你才可以拥有高情商。

在《共情的力量》一书中,作者通过分享自己的亲弟弟大卫、毕业于美国常青藤耶鲁大学的戈登,以及单身母亲卡罗琳等人的故事来探索共情的作用;作者解释了共情与同情的不同,如何利用共情寻找爱情,如何成为一个积极的共情式聆听者,如何运用共情创造持久的亲密关系,以及如何避免共情阴暗面对生活的糟糕影响。此外,作者认为共情是生活必不可少的部分,并阐述了如何借助诚实、谦逊、接纳、宽容、感恩、信念、希望和宽恕等8种行为来获得共情能力。

这本书,是一位心理学家拒绝接受普遍的医学标签和治疗人类痛苦的创新实践,也是一位心理学教授因共情缺失致弟弟自杀的人性沉思,更是一个教人们如何伴爱的人度过悲伤、无助、迷茫和绝望时刻的实用指南。

关于《共情的力量》,你需要知道的故事——

乔拉米卡利既是哈佛大学医学院教授,也是美国某治疗中心首席心理学家,他自认自己通晓医学和心理学知识,对身心治愈有着丰富的经验。当自己的亲弟弟因吸毒、犯罪被全国通缉,潜逃到阿姆斯特丹走投无路时,乔拉米卡利自信可以劝弟弟找回生活的正确方向。

但出乎意料之外,数次电话沟通和开导后,就在约好的回国日期前一天,弟弟注射过量海洛因,并用枪爆头自杀身亡。这给乔拉米卡利带来强烈震撼,他几近崩溃,并沉痛反思:弟弟在zui绝望的时候,zui需要的是什么?是被敲醒头脑,是生活建议,还是怀抱和理解?

自此,乔拉米卡利用全部精力来研究“共情的力量”,并将自己的人性反思和研究发现用于实际临床咨询中。他积极传播共情的强大作用,将其对共情的认识借福克斯新闻网、美国有线电视新闻、Facebook、领英等大媒体传播至全球,而扎克伯格更坦言Facebook之所以获得20亿用户,源自科学与共情。如今,乔拉米卡利已经是全球共情研究权威,他花23年获得的人性发现,如今都写于这部书中。


书籍目录:

部分 我们为什么需要共情

章 认识共情:共情其实有两面性

  共情的疗愈力量

  共情不是好心人的特权

  共情教我看透人心

  共情是头脑能做的第二伟大的事情

第二章 我为什么研究共情:大卫的故事

  没人能看见我的真实脆弱

  每个人都需要知道自己是被爱着的

  共情是通往爱和宽恕的道路

  我是如何走向共情之路的

第三章 共情的产生:为什么看你那么疼,我也觉得疼

  单细胞生物竟然也会社交

  高等动物都擅长读心术

  共情的神经生理基础

  人类独有的镜映能力

第四章 表达共情:道理我都懂,只需要你片刻的理解和包容

  共情不仅仅只是“我理解你的感受或想法”

  共情需要耐心、决心和灵活性

  表达共情的7个关键步骤

第五章 共情式倾听:为了理解他人如何感知世界而倾听

  抛开自己,全神贯注地倾听

  偏见和认知定势会削弱共情力

  共情和同情一字之差,感觉却天壤之别

  对他人的感觉,感同身受

第六章 共情与爱:亲密关系的柔化剂

  因为共情,爱才有意义

第七章 共情的阴暗面:借感受他人的痛苦来享受折磨人的快感

  共情,将她从强奸犯手中救出

  希特勒擅用共情的阴暗面进行操纵

  抵御共情阴暗面的10个步骤

第二部分 共情,你真的做到了吗

第八章 诚实:清楚地看待自己,准确地理解他人

  坦诚地当面对质的价值

  共情对诚实的定义

  以不让对方感到羞辱的方式真诚回应

  践行诚实

第九章 谦逊:既知道自己是谁,又知道自己不是谁

  我们并不是一座孤岛

  共情对谦逊的定义

  共情如何产生谦逊

  践行谦逊

第十章 接纳:我没那么好,你也没那么好

  共情对接纳的定义

  共情如何带来接纳

  践行接纳

第十一章 宽容:透过表层深度理解人性

  为保护孩子,他成了心理变态者

  共情对宽容的定义

  共情如何产生宽容

  践行宽容

第十二章 感恩:一种体验世界、与世界互动的方式

  感恩地给予,感恩地接受

  共情对感恩的定义

  共情如何产生感恩

  践行感恩

第十三章 信念:坚信人们心中基本的善良

  共情对信念的定义

  共情如何产生信念

  践行信念

第十四章 希望:事情会一天天好起来的

  共情对希望的定义

  共情如何产生希望

  践行希望

第十五章 宽恕:原谅自己,就原谅了整个世界

  大卫为什么会自杀

  共情对宽恕的定义

  共情如何产生宽恕

  宽恕的5个阶段

  践行宽恕

后记

致谢一

致谢二


作者介绍:

[美] 亚瑟·乔拉米卡利

曾任职于哈佛大学医学院,为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美国癌症协会讲师、美国心理学会会员。他首次将共情能力与认知行为疗法相结合,主张挖掘与生俱来的共情能力,并创立Facebook“共情与善良工程”项目和领英健康共情小组。

他还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媒体专家,曾多次出现在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福克斯新闻网、康卡斯特电台、新英格兰有线新闻等。媒体造势宣传帮助他吸引了很多慕名而来的学习者,影响了众多人,引导人们在生活中发现共情的力量。

 

[美] 凯瑟琳· 柯茜

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美国心理学会高级会员、《美国心理学家》杂志副主编。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共情和同情一字之差,感觉却天壤之别

在近的一次团体治疗中,55岁的丧偶女士罗伯塔在介绍自己的约会对象乔时提到,乔有时候会感觉自己高人一等,并要求她按他觉得合适的方式来回应,而不是让她自己来做决定。

“有时候,”她说,“他对我就像对待小孩子一样。我知道他是出于好意,但我不太习惯被这样对待。弗雷德(罗伯塔已经过世的丈夫)就很温柔、很随和,他从不干涉我,总是让我自己做决定。”

罗伯塔说话的时候,我注意到那位42岁、离过两次婚的玛丽莲变得很不安,她不停地叹气,在椅子里扭来扭去,甚至一度把头埋在双手里。罗伯塔讲完后,我问玛丽莲是不是有什么事情让她深受困扰。

“我觉得罗伯塔的男友是在虐待她,”玛丽莲说得很有力,“很多女人都常年待在被虐待的亲密关系当中,直到她们的自尊被彻底摧毁。我痛恨看到罗伯塔被这个男人虐待。”

接着玛丽莲开始和团体中另一个女性成员讨论男人和女人之间权利分配的不平等问题。过了一会儿,我只好打断她们,请她们把注意力重新放到罗伯塔身上。我问罗伯塔是否愿意告诉所有团体成员,当玛丽莲把她的情感关系贴上虐待的标签时,她的感受是什么。

罗伯塔看着玛丽莲,温和地笑着说:“用这个词来描述我的这段关系并不贴切。乔没有虐待我。当然,他控制欲比较强,但是他也很善良,很愿意付出。”

“你只是不想去看到事情的全貌,”玛丽莲说,她的音调充满防御性,声音颤抖,“您是害怕承认事实。”

我把注意力转向玛丽莲。“我想知道罗伯塔的情况对您来说是不是意味着什么。”我说。

“我不知道。”她说。

“您能告诉我,在听罗伯塔说话的时候,您在想些什么吗?”我问道。

“我想起了我父亲,”眼泪开始顺着玛丽莲的脸颊流下来,几分钟之后她继续说,“他就像罗伯塔的男友一样,有时很善良,有时控制欲又比较强。在我十几岁的时候,晚上回家时他总是在等我。其他家人都睡着后,他会把门锁上,所以我无法溜进去。他会等我回家,然后让我坐在他的大腿上,开始摸我。”

那是玛丽莲次告诉团体里的人,也包括我,她曾被性侵过。

在这次互动中,我们可以看到共情式倾听与同情式倾听之间的区别。共情是一种天生的能力,会激发我们做出有怜悯心的利他行为;同情是一种情绪,是共享他人的恐惧、悲痛、愤怒或喜悦的一种被动体验。同情意味着跟别人一起感受痛苦或体验情绪;共情则是到他人的内心里去感受痛苦或体验情绪。虽然从字面上看,二者差异不大,但是它们的差异实质上像把油和水进行混合与把水和牛奶进行混合之间的区别一样明显。同情像是油和水的混合,它们有接触和相互作用,但一直都维持着各自的性状——相当于两个人在一起,各有各的体验。而共情像是水和牛奶的混合,能使得每个人都变成了对方,一起成为一个整体——两个人都处于共享着的同一种体验中。

共情式倾听总是以对方为中心,其目的是要让对方感觉到他这个人被理解了。这意味着要从普遍现象中看到独特性,要从麻木变得敏锐,从常见中看到罕见,从陈旧中看到新奇,从平常中看到非凡,从熟悉中看到陌生。同情总是回到过去,是表达出基于常规经验而理解到的一种大概的感受;共情则是关注于当下,关注于现在这个具体的时刻所发生的事情。

同情式倾听会破坏关系。当人们正遭受痛苦或困扰时,他们深切的渴望是被当作特例而不是常规现象来被理解。如果一个父母跟他十几岁的孩子说:“我也曾经年轻过,宝贝儿,我完全知道你的感受”。这句话对这个痛苦中的孩子来说并没有什么用,因为他是希望能作为一个独特的个体被看到、被听到,而不是跟这世上出现过的所有同龄孩子一样,都被归到一起来考虑。

同情让我们可以不用走进他人的生活就可以跟他们一起感受痛苦。“我真为科索沃的人民感到难过”,就是基于对国际事件的一般理解而给出的一种同情式表达。当朋友们跟我们说他们在异性伴侣那里遭受的挫败、他们对进入50岁的恐惧、他们面对年迈的父母时情绪的起起落落时,我们会跟他们说“我很理解你现在的处境”或“我完全明白你的感受”。如果你心怀共情,你就会知道“你不是他,你也不可能马上就知道他的感受”。共情,意味着你的内心装着的全是理解。共情,意味着你要去全神贯注地倾听、理解、融合,然后才能分享他人的内心和灵魂,哪怕只有短暂的一瞬间。

露丝,46岁,得了乳腺癌,癌症已经扩散到骨头,甚至弥漫到了脊柱。她不得不拄拐杖,腿上还套了支架。神经科医生告诉她终她得坐轮椅。

今年春天时,一辆有特殊装备的公共汽车接上露丝,带她去康复中心的治疗泳池里游泳。公共汽车的女司机很爽朗,也很八卦。“嗨,你的腿怎么啦?”她问。听说露丝得了骨癌后,司机倒抽了一口气:“哦,天啊。我告诉你哦,我很感恩我的生活中只有些小毛病。你看,总有人比我惨多了。”露丝只能用淡淡的笑容掩饰她的痛苦。

在康复中心,一位中年妇女从更衣室走出来,把手伸向露丝,露丝以为是要友善地握个手。这位妇女却用双手抓住露丝的手,闭上眼睛,低下头,开始祈祷,祈求主把他的诅咒从露丝身上赶走。然后,她就一脸虔诚地走了。

露丝简直无言以对。她不知道要说什么,但是她知道自己的感受。她真想自己能脱掉腿上的支架,冲向那个女人,把她打翻在地。“我不需要你那装模作样的祈祷,也不需要你的可怜。”露丝想对她大喊,“对你来说,我都算不上是一个人。我只是个新奇的东西,一个故事,然后你就可以在下次的教堂晚餐上跟你的那些女性朋友们讲述,你是如何在泳池旁边为那个凄惨可怜的残疾妇女做祈祷的。”

但是露丝并没有冲向那个女人,而是坐公共汽车回了家。她坐下来,给亲戚朋友们写了一封信。露丝经过仔细考虑,调整了自己的情绪,提出了如何跟病情严重的人说话并倾听他们感受的一些建议。她的话语中充满了共情,并希望她所爱的人也能回赠以共情式倾听。

你可以在教堂里为我点上一支蜡烛;如果能让你感觉更好一些的话,还可以说些祷告词,想着一些美好的想法,做些九日祷告或念珠祈祷;但是,请不要抓着我的手来替我祈祷。你可以问问我做些什么能给我安慰。如果我说不需要什么,那我们就一起待一会儿,你其实可以在我家门外或者在你回家的路上再去祈祷。

请准备好跟我一起笑、一起哭。你要知道,我们的相互探望会充满情感,即使我没得癌症,我们的见面也会充满情感。你也要知道,我不仅仅是个癌症病人。别跟我说我是个可怜的家伙。你的本意可能是要共情我的遭遇,给我安慰,但是,对我来说这句“哦,可怜的家伙”就是我比你惨多了,而且你很得意你不用去面对这种局面。如果你想为你的健康和运气感到庆幸的话,请在我家门外或在你回家的路上庆幸吧。

给我打电话、发邮件或来看望我的时候要愿意冒一点风险。如果我说现在不合适的话,你会觉得打扰到了我,或者感觉不舒服,这些你都要自己去处理好。如果不会处理,就去咨询别人。你要想清楚有一个病情严重的朋友意味着什么,然后再来看我。我现在真的没办法照顾到别人。这并不是说我对你的生活状况完全不感兴趣。我问“你好吗”的时候就是在关心你。

如果你想给我讲一些关于癌症的悲惨故事,也可以,但是你得是真心敬佩那位因为这个可怕疾病而去世的人,或是那位你见证了他与病魔作斗争的人。而且,如果不是因为敬佩我这个人,也不要把我的患癌故事讲给别人听。我不想成为一个只给你们提供有关死亡话题的朋友,我更希望成为一个能教你们如何活着的朋友。

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Carl Rogers)在他的经典著作《个人形成论》中也曾建议,可以用一个类似的策略来检测你的倾听技术。

下次你再跟老婆、朋友或几个人发生争执的时候,先把争执暂停一下,用下面的规则来做个实验:每个人在表述自己的见解之前,都要先准确地重述一遍前一个人的想法和感受,而且要让那个人满意。你很快就会发现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在表达自己的观点之前,你需要去真正理解别人的思路框架——要能很好地理解他的想法和感受,才有资格评论。听起来很简单,不是吗?但是,尝试后就会发现,这会是你所尝试过的有难度的事情之一。不管怎样,一旦你能看到别人的观点,你自己的观点就能被极大地修正。你还会发现讨论中的情绪没有了,观点上的差异也减少了,而剩下的就是那些合理的、可以理解的部分了。

共情式倾听能把我们带入一个可以相互理解的亲近空间,在那里可以合情合理地进行想法和感受的互动,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我们自己以及我们与他人的关系。共情能发现我们所镜映的这个世界中隐蔽的细微之处,也能反馈出我们所共享的体验中的共性和差异。

为了理解他人及他人的世界,我们必须放弃以自我为中心的视角。通过共情带来的以他人为中心的视角,我们的问题变得不再那么难以解决,我们的世界也得以扩展,变得更加丰富、有趣。让自己参与到他人的生命中去,借此我们也将实现自我的蜕变。

这就是共情的力量。

 



原文赏析:

共情就是那道光,能穿透痛苦和恐惧的漫漫黑暗,找到我们生而为人的共通之处


1。使用开放式问题。2。放缓节奏。3。不要匆忙做出评判。4。关注你的身体感受。5。向过去学习。

6。让故事充分展开。7。设定边界。


帮他人把节奏放慢下来,对情绪进行远观,是你对他们表达共情的一个非常有用的方法。因为当共情起到降温和安抚的效果时,我们就能够重获平衡,可以对我们的想法和感受产生更准确的理解。


想要共情他人时,你不能只依赖于规则,因为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总是会打破规矩的。真正的生活也经常不按照制定好的计划走,我们不得不临场发挥,随时准备着要走意料之外的路。


共情式倾听中的评估过程包括两个不同但又相互关联的阶段。首先,倾听需要评估正在说话的那个人,以了解你所能了解到的所有关于他或她的见解、过往史、品行特征和动机等信息;其次,通过仔细专注地倾听,你要学会评估你自己,觉察到你当时当刻的情绪状态,包括你的需求、脆弱、倾向性和自身利益等。


所谓倾向性聆听,是指在听他人说话时你已经有自己的想法,听几句话后你就开始用自己的经验来填空,进而不再继续听那个还在不断深入的故事。


其它内容:

编辑推荐

 

编辑推荐1:畅销书《情商》作者丹尼尔·戈尔曼强烈推荐!他赞誉此书:共情,是情商的核心能力,也是人类天生的能力,但一直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共情的力量》解读了与对方感同身受的力量和技巧,内容清楚易懂,值得推荐。

编辑推荐2:哈佛大学教授、全球共情研究权威重磅力作!美国心理学会(APA)、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福克斯新闻网、Facebook、领英等多家知名期刊和媒体重磅推荐!

编辑推荐3:《共情的力量》是作者因亲弟弟自杀探索治愈痛苦、抚慰灵魂技巧的创新实践和人性反思。作者分享因自己没有足够的共情能力而导致亲弟弟走向自杀的经历,“如果我早写这本书,我弟弟就不会死了!”作者希望通过共情这束光,教你穿透痛苦和恐惧的漫漫黑暗,拥有无尽力量,伴你爱的人度过所有的绝望。

编辑推荐4:教我们对他人经历感同身受,并保护自己免受伤害,助于建立持久的亲密关系。作者借自身经历和多个典型个案与故事探索共情的能量,教我们在生活中用共情来获得爱情、友情、亲情和事业成功。作者详述了如何提升诚实、谦逊、接纳、宽容、感恩、信念、希望和宽恕8种技能,以此获得共情能量。

编辑推荐5:当当全网独家!樊登读书会、杨澜、张小娴、张德芬火热推荐!

 

重 磅 推 荐


媒体评论

共情,是情商的核心能力,也是人类天生的能力,但一直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乔拉米卡利和柯茜博士解读了与对方感同身受的力量和技巧,内容清楚易懂,值得推荐。

——丹尼尔·戈尔曼(Daniel Goleman),《情商》作者

 

《共情的力量》探究了一个人的非凡力量,即通过共情去帮助另一个人。这是一种zui有用却被误解的能力。这本优秀的书告诉你如何利用共情帮助和治愈我们所有人。

——爱德华·哈洛韦尔,医学博士,畅销书《分心不是我的错》作者

 

Facebook之所以可以获得20亿用户,原因就是将科学和共情很好地结合到一起。

——Facebook 副总裁

 

一本引人入胜的作品,可以让你过上更安全和充实的生活。

——《出版商周刊》

 

TED同名视频“共情的力量”(The Power of Empathy)有千万点击量。

——TED

 

对于身处亲密关系中如何应用共情,我相信大多数人都会从本书收益。

——AMAZON五星图书好评

 

这是关于共情的极好的书,因为当你用共情对待别人时,你会成长并能治愈自己的伤口。共情能教导我们保护自己免受那些可能伤害我们的人的伤害。

——AMAZON五星图书好评

 

 

 

 


前言

这是一本关于我的书。我在这本书里讲了很多我生活中的故事,关于我爱的人和失去的人的故事。我也提到了我跟病人、教授、学生和同事之间关系的细节。在这些故事中,我展露了我的欢乐、我的悲伤、我的恐惧、我的希望、我的梦想和经历过的绝望。

我是苦思冥想了好多个礼拜之后才决定要公开这些生活细节的。即使是在做了决定之后,我还是会无数次在夜里醒来,被下面这些问题所折磨。有谁会想知道我生活中的这些事情呢?我为什么会觉得需要跟陌生人说出这些个人经历呢?我希望能分享什么心得呢?

 

这些问题也道出了我的职业身份和个人身份之间的冲突。我作为一名临床心理学家所受的训练和实际的经验都告诉我要对我的情绪进行严格的控制。

 

多年来,我已经学会了严密注意我的感受,不对外公布我的私人生活,高度尊重病人和治疗师之间必须要明确的边界。然而,从个人的角度出发,我也知道关系中的信任是在我们愿意展露出我们内心的想法和感受的时候才能建立起来的。只有当我们有勇气对他人打开自己,放弃我们自己的观点以进入他人的世界时,我们才有望建立亲密长久的关系。如果我们都有所保留,只打安全牌,那就减弱了共情能把我们拉得更近的力量。

 

在我为这个决定而犹豫不决时,我试着把自己放在读者的位置上,想知道如何才能把我通过生活和工作学到的共情讲得好。后我决定勇敢一试,讲出我自己的故事。共情让我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如果我想要说明它的潜能,就必须承认并感谢它对我的生活所产生的深远影响。

 

所以,我决定向读者敞开我的生活。我知道,是我的体验让我明白了共情的力量和承诺。我是一个临床医生,跟那些正在遭受痛苦、奋力想从绝望中找到出路的男女老幼一起工作,但是我来写共情的首要资格在于我也是一个在寻找、在挣扎、在受苦的人

——

跟每个人都一样。

 

我跟其他人连接的有意义的方式就是讲出我的故事。这也是在生活中我们身处一段真诚的关系时要做的事情

——

我们讲故事,我们听故事,然后我们花时间在这些讲述中寻找意义,希望能找到一个共同的线索和主题来给我们指出一个明确的方向,帮助自己找到一个前进的目标,找到能穿透黑暗、指明道路的那束光。

 

我在工作和生活中发现了一个的真理

——

共情就是那束光,能穿透痛苦和恐惧的漫漫黑暗,找到我们生而为人的共通之处。


书籍介绍

《共情的力量》:10000000册畅销书《情商》作者丹尼尔·戈尔曼强烈推荐!

《情商》作者、“情商之父” 丹尼尔·戈尔曼强烈赞誉此书:共情,是情商的核心能力,也是人类天生的能力,但一直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共情的力量》解读了与对方感同身受的力量和技巧,内容清楚易懂,值得 推荐。

………………………………………………

《共情的力量》:哈佛大学教授、全球共情研究权威第1人重磅力作!美国心理学会APA、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福克斯新闻网、Facebook、领英等多家知名期刊和媒体重磅推荐!

作者亚瑟·乔拉米卡利是哈佛大学医学院知名教授,全球共情研究权威第1人,研究共情23载铸就此书!美国心理学会APA、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福克斯新闻网、康卡斯特电台、新英格兰有线新闻等、Facebook、领英等多家知名期刊和媒体重磅推荐!

………………………………………………

《共情的力量》:因亲弟弟自杀探索治愈痛苦、抚慰灵魂技巧的创新实践和人性反思

作者分享因自己没有足够的共情能力而导致亲弟弟走向自杀的经历,“如果我早写这本书,我弟弟就不会死了!”作者希望通过共情这束光,教你穿透痛苦和恐惧的漫漫黑暗,拥有无尽力量,伴你爱的人度过所有的绝望。这本书是一位心理学教授因共情缺失致弟弟自杀的人性沉思,更是一个教人们如何伴爱的人度过悲伤、无助、迷茫和绝望时刻的实用指南。

………………………………………………

《共情的力量》:教我们对他人经历感同身受,并保护自己免受伤害,助于建立持久的亲密关系

共情是一个真正的生存技巧,是一种理解他人的想法和感受的能力。作者借自身经历和多个典型个案和故事探索共情的能量,教我们在生活中用共情来获得爱情、友情、亲情和成功。作者详述了如何提升诚实、谦逊、接纳、宽容、感恩、信念、希望和宽恕8种技能,以此获得共情能量。全书内容情感饱满,视野宽阔,启迪心智,极大丰富我们生命的内容。

………………………………………………

《共情的力量》:当当独家特供,买书附赠价值999的心理学实用公开课和明信片!

开森心理携手当当送福利,购买《共情的力量》,领取开森心理独家策划的海量心理学实用公开课以及精美明信片,中奖率100%!

………………………………………………

关于《共情的力量》,你需要知道的故事——

乔拉米卡利既是哈佛大学医学院教授,也是美国某治疗中心首席心理学家,他自认自己通晓医学和心理学知识,对身心治愈有着丰富的经验。当自己的亲弟弟因吸毒、犯罪被全国通缉,潜逃到阿姆斯特丹走投无路时,乔拉米卡利自信可以劝弟弟找回生活的正确方向。

但出乎意料之外,数次电话沟通和开导后,就在约好的回国日期前一天,弟弟注射过量海洛因,并用枪爆头自杀身亡。这给乔拉米卡利带来强烈震撼,他几近崩溃,并沉痛反思:弟弟在最绝望的时候,最需要的是什么?是被敲醒头脑,是生活建议,还是怀抱和理解?

自此,乔拉米卡利用全部精力来研究“共情的力量”,并将自己的人性反思和研究发现用于实际临床咨询中。他积极传播共情的强大作用,讲其对共情的认识借福克斯新闻网、美国有线电视新闻、Fackbook、领英等大媒体传播至全球,而扎克伯格更坦言Facebook之所以获得20亿用户,源自科学与共情。如今,乔拉米卡利已经是全球共情研究权威,他花23年获得的人性发现,如今都写于这部书中。

………………………………………………

共情,是情商的核心能力。习得共情的技巧,你才可以拥有高情商。

在《共情的力量》一书中,作者通过分享自己的亲弟弟大卫、毕业于美国常青藤耶鲁大学的戈登,以及单身母亲卡罗琳等人的故事来探索共情的作用;作者解释了共情与同情的不同,如何利用共情寻找爱情,如何成为一个积极的共情式聆 听者,如何运用共情创造持久的亲密关系,以及如何避免共情阴暗面对生活的糟糕影响。此外,作者认为共情是生活必不可少的部分,并阐述了如何借助诚实、谦逊、接纳、宽容、感恩、信念、希望和宽恕等8种行为来获得共情能力。

这本书,是一位心理学家拒绝接受普遍的医学标签和治疗人类痛苦的医学实践,也是一位心理学教授因共情缺失致弟弟自杀的人性沉思,更是一个教人们如何伴爱的人度过悲伤、无助、迷茫和绝望的实用指南。

………………………………………………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3分

  • 人物塑造:3分

  • 主题深度:8分

  • 文字风格:9分

  • 语言运用:5分

  • 文笔流畅:3分

  • 思想传递:5分

  • 知识深度:8分

  • 知识广度:9分

  • 实用性:3分

  • 章节划分:4分

  • 结构布局:7分

  • 新颖与独特:7分

  • 情感共鸣:7分

  • 引人入胜:7分

  • 现实相关:6分

  • 沉浸感:4分

  • 事实准确性:7分

  • 文化贡献:7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7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9分

  • 网站更新速度:4分

  • 使用便利性:7分

  • 书籍清晰度:6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3分

  • 是否包含广告:7分

  • 加载速度:4分

  • 安全性:5分

  • 稳定性:3分

  • 搜索功能:7分

  • 下载便捷性:3分


下载点评

  • 四星好评(364+)
  • 无水印(462+)
  • 无缺页(283+)
  • 好评(108+)
  • 速度快(271+)
  • 超值(539+)
  • 格式多(425+)
  • 可以购买(549+)
  • 盗版少(158+)
  • 愉快的找书体验(660+)
  • 情节曲折(124+)

下载评价

  • 网友 国***芳: ( 2025-01-04 03:48:10 )

    五星好评

  • 网友 孙***美: ( 2025-01-10 01:13:45 )

    加油!支持一下!不错,好用。大家可以去试一下哦

  • 网友 石***致: ( 2024-12-20 21:08:22 )

    挺实用的,给个赞!希望越来越好,一直支持。

  • 网友 沈***松: ( 2024-12-22 05:34:02 )

    挺好的,不错

  • 网友 訾***雰: ( 2024-12-23 15:30:00 )

    下载速度很快,我选择的是epub格式

  • 网友 曹***雯: ( 2024-12-29 18:11:16 )

    为什么许多书都找不到?

  • 网友 冷***洁: ( 2025-01-13 21:25:27 )

    不错,用着很方便

  • 网友 谭***然: ( 2024-12-23 12:44:35 )

    如果不要钱就好了

  • 网友 冯***丽: ( 2025-01-17 21:44:17 )

    卡的不行啊

  • 网友 方***旋: ( 2025-01-16 04:28:02 )

    真的很好,里面很多小说都能搜到,但就是收费的太多了

  • 网友 瞿***香: ( 2025-01-16 00:42:43 )

    非常好就是加载有点儿慢。

  • 网友 堵***洁: ( 2024-12-30 17:55:34 )

    好用,支持

  • 网友 国***舒: ( 2024-12-21 12:42:10 )

    中评,付点钱这里能找到就找到了,找不到别的地方也不一定能找到

  • 网友 相***儿: ( 2025-01-10 21:38:44 )

    你要的这里都能找到哦!!!

  • 网友 温***欣: ( 2025-01-05 10:15:11 )

    可以可以可以

  • 网友 宫***凡: ( 2024-12-28 03:21:43 )

    一般般,只能说收费的比免费的强不少。


随机推荐